李克强最后一搏
李克强救经济最后一搏 习近平暴怒坚持要清零 2022.11.12 No.166
打赏: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Ying6789
这几天,大江南北疫情四起,全国各地纷纷告急,每日新增病例不断创出新高,昨天,已经超过一万一千例,为上海封城以来之最,疫情形势正在急剧恶化。严重的是,随着疫情形势恶化的,还有经济形势也在恶化,百姓的精神状态也在恶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最高当局在前天再次召开了专门会议,讨论疫情。根据官方的报道,政治局常委会听取疫情防控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会议认为,疫情传播范围和规模可能会继续扩大,形势仍然严峻,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以及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当局所谓保持战略定力,意思就是不要受舆论和现实条件的影响,继续坚持清零政策。此外,还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强化责任担当,增强斗争本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显然,疫情的形势以及因为疫情防控造成的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再次让最高当局感到了压力,不得不考虑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会议发出的信号很明确,形势异常严峻,坚定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值得注意的是,有关这次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的官方报道,并没有谈到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的具体内容。这无疑是为了突出最高当局的最新的立场和决定,也就是继续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在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结束的第二天,官媒才公布了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出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公布了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对于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将他们的集中隔离时间从7天缩短至5天,3天的居家隔离则保持不变,对于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将他们的“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以及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等等。主要的变化是,隔离周期被缩短了,隔离范围也被缩小了,突出所谓的科学精准,减轻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冲击。显而易见,20条措施只是策略性、技术性调整,原定的基本原则和方向并没有改变。20条措施的推出,与其说是为了优化防控,不如说是在经济、财政压力之下的迫不得已的选择。这或许是国务院在不改变清零的前提下,为了挽救经济、挽救财政,所做出的一些努力。令人好奇的是,已经不再是政治局常委的李克强会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毕竟,他还是国务院总理。毕竟,联防联控机制在国务院的名下。顺便说一下,仅仅减少两天的集中隔离时间,对于改善国际交流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按照新的措施,入境人员依然还要集中隔离5天、再加上居家隔离3天,8天时间不能外出和工作,对于那些外资企业和公司的外国管理人员来说,对于那些国际商贸人员来说,依然难以承受,外国游客就更不能承受了。
值得注意的是,国务院的通知特别提到,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适应疫情防控新形势和新冠病毒变异的新特点。并且,特别强调,要避免和消除对措施优化调整的误读。
也就是说,提醒外界不要误解了他们的意图。那么,这段话是对谁说的呢?毫无疑问,是对接收通知的各级官员说的,既然公开发表,当然,也是给亿万百姓说的。但是,需要提醒各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推出的这20条,能否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能够得到最高当局的批准、能够得到习近平的认可和批准。而通知中的这段话,其实,最主要的是说给习近平听的。这是在打消习近平的顾虑和担心,这是在安抚习近平。这些措施绝对没有放弃清零的意思,绝对不会影响清零总方针。这样,习近平才会同意,才能够在政治局常委会上获得通过。防疫是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的重大事项。任何政策和方向性的调整和改变,无疑都需要习近平本人的同意。
另外,20条措施提到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严禁随意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坚决纠正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等做法,并且,要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
只是,这些说法基本上是在作表面文章,毕竟,国务院对地方诸侯的约束能力非常有限。说白了,国务院根本管不了地方诸侯的事情,更不可能真正去追责。这个通知提到地方当局层层加码、一刀切,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替清零政策进行辩护,把清零出现的问题归咎于地方诸侯,在替最高当局推卸责任、转移矛盾,让百姓恨诸侯、恨酷吏,别恨皇帝。在20条措施当中,还有一点值得关注,这就是,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此前,很多城市出现疫情后,便采取全员核酸检测,直到实现清零目标。此举不仅劳民伤财,而且,可能还增加了疫情传播的机会,全员核酸检测是一个极端荒谬和愚蠢的做法。
只是,这个20条措施是否能够结束动辄全员核酸检测的做法,还有待观察。实际上,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在很多地方已经无法进行了,因为地方当局的财政已经濒临崩溃,根本没有钱继续维持全员核酸检测了,这或许是国务院提出不再按行政区域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的主要原因。
对于20条措施的实施,外界有不同的解读。有国际机构认为,这套新的优化措施标志着清零政策结束的开始,这个解读似乎忘记了一天前中共政治局常委会的表态,有些过于一厢情愿了。其实,20条措施是在经济和财政压力之下做出的技术性调整的结果,20条措施出台的目的是为了减缓以往清零措施带来的冲击,而不是取消清零。相反,是通过科学精准防控,降低清零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以使得清零政策长期化。
而且,20条措施能否真正实施,关键在执行层面、在地方当局。只要最高当局还继续坚持清零总方针,那地方当局就只能采取最简单、最严格也是最粗暴的措施,去控制疫情。一旦疫情严重,除了全域封禁和全员核酸,无法想象当局还会有什么其他的办法。一刀切的防疫虽然对经济伤害很大,但在阻止病毒的传播上确实是力度最大的做法。只是,长此以往,百姓难以承受,地方当局也难以承受,整个国家都难以承受。习近平一再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以及,要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习近平可以说到,但是,没有人能够做到。
对于当局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面对最新的毒株,清零根本就做不到,不仅清零做不到,而且还因为清零导致经济即将崩溃、财政即将崩溃。而放弃清零,又有可能出现疫情失控的情况,等于近三年的努力前功尽弃。最重要的是,习近平本人根本不可能放弃清零政策,根本不可能接受和病毒共存。所谓的科学精准防疫,不过是幻想用比较小的代价实现清零。习近平坚持清零政策不是基于经济利益,也不是基于政治因素,而是源自他内心的恐惧。作为这场浩劫的罪魁祸首,他害怕被病毒感染、被病毒吞噬,遭到报应。停止清零政策最大的障碍就是习近平,只要习近平在,清零政策就不可能真正停止,除非疫情结束、病毒自己消失。假如不得不在继续清零和经济崩溃之间作出选择,习近平恐怕会选择继续清零。有些人是不撞南墙不回头,而习近平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
冬天是病毒最容易流行的季节,从最近这些天的情况看,这个冬天疫情再次大规模爆发的情况可能难以避免。实际上,广州市近日就已经出现了疫情爆发的迹象,这对当局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毕竟,广州的人口密度极大,广州的经济规模和财政收入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广州等很多地方都表示目前情况复杂而严峻,这个说法暴露出他们实际上已经是进退两难,不知所措。最终,他们恐怕只能回到老路上,继续封城,继续大规模核酸检测,最后的结果便是经济陷入崩溃。
20条措施的出台,想必已经酝酿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是各方反复折冲较量的结果。20条措施的推出,可能是国务院系统为了挽救经济、挽救财政所做出的最后的努力,不知道这其中是否有李克强的心血。大家都知道,今年疫情再度爆发以来,李克强多次召开会议,力图减缓极端防控措施的冲击、稳住经济大盘。类似防止层层加码、一刀切这类问题,他也提过多次。无论如何,在他担任总理的最后时刻,中国经济出现崩溃,他总是颜面无光,他在努力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只是,李克强遇到了专横霸道的习近平,在维持清零的前提下,任何挽救经济的努力,注定都是无效的。李克强只能以悲剧收场了,中国的防疫只能以悲剧收场了,中国的经济也只能以悲剧收场了
原图链接: https://xiaominzhixintupian.blogspot.com/2022/11/20221112-no16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