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是总理还是政委?
李强不像总理像政委 中国经济真的要完了 2023.03.13 No.212
打赏: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Ying6789
今天,中共的全国人大闭幕后,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记者会、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如果不考虑这个记者会的性质,不考虑讲话者的身份,单就表达能力来说,李强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言辞流畅,表情自然,虽然,内容空洞、无聊乏味。如果这是一个闲话节目,到是不妨一看。只是,李强是作为国务院总理出席这次会议,是在向外界展示他领导的政府施政的要点,就这一点来看,李强的表现实在是愚蠢透顶。
我们知道,李强此前并没有中央工作的经历。他是中共历史上,周恩来之外,唯一一个没有副总理经历的总理。外界普遍认为,李强能够成为国务院总理,主要是基于他当年担任习近平大秘时的表现,获得了习近平对他的信任。问题就在于,国内外已经普遍对习近平失去了信心,外界最关心、最担心的问题,就是他能不能摆脱秘书长心态,能不能保持国务院的自主性,从工作的角度来处理他和习近平的关系,成为一个向国民负责的政府首脑,而不是成为一个对习近平惟命是从、只听习近平招呼的附庸,否则,中国的经济将遭遇更大的风险。
显然,李强似乎完全不知道外界的担心。他唯恐外界忘记了,他就是习近平的跟班。在开场白中,李强首先表态,我们一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广大人民,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此后,在回答记者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时,又两次提到习近平,完全是以习近平的言行为皈依。
就听了开头这几句话,立刻就让人们心里凉了一多半。此后,在回答记者的问题,在推进乡村振兴上有哪些考虑时,李强又提到习近平,说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农业强国、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全面部署。当前我们就是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看来,李强也真的把国务院当作了习近平的办事机构,根本不需要多作考虑。
虽然说,一次谈话算不得什么,但是,谈话毕竟还是可以反映出他的视野、境界和专业素养。严重的是,从李强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他似乎完全不知道,国务院总理该干什么。记者的第一个问题是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目标是什么?有哪些工作重点?将会怎样来开展工作?从朱镕基到温家宝、到李克强,每次新科总理的记者会,第一个问的都是这几个问题,这几乎是一个惯例。对此,李强的回答是,第一是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第二是集中力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三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这样的回答,实在是大而化之,过于空泛,言之无物。这样的回答,给人感觉,他不是国务院总理,而是国务院政委。他谈的不是政府的工作目标,而是政治纲领。
这里我们可以看看朱镕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朱镕基说,我可以把本届政府要干的几件事情概括为:”一个确保、三个到位、五项改革”。 “一个确保”,就是东南亚当前的金融危机使中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确保今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达到8%,通货膨胀率小于3%,人民币不能贬值。三个到位,第一个“到位”,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个“到位”,要在三年的时间里彻底改革金融系统;第三个“到位”,是政府机构的改革。关于”五项改革”,第一是指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第二是投资融资体制的改革。第三是住房制度改革。第四是医疗制度改革。第五是财政税收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朱镕基谈到的都是非常具体的目标和任务。显示,他非常清楚国家存在的问题。当然,朱镕基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维护中共的统治,应该说,朱镕基改革的目标基本上实现了,中共的统治得到了强化。朱镕基不缺少“智慧”,只是,他的政治取向决定了,他是救党,而不是救民,他改革成功的必然结果,就是中国百姓背上了三座大山。
也是这同一个问题,温家宝是这样回答的。他说,我认为这是一个总理今天应该认真回答的重大问题。我概括为四句话。第一,实现一个目标,这就是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第二,抓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二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第三,解决好三个重大的经济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就业和社会保障,第二个问题是财政的增收节支,第三个问题是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第四,推进四项改革:第一项是农村改革。农村改革包括农村税费改革,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对农民补贴方式的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农村医疗制度改革。第二项是企业改革。第三项是金融改革。第四项是政府机构改革。关键在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成败与否在此一举。不管温家宝提到的这些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至少可以从中看出,温家宝也非常清楚,他作总理应该干什么。相形之下,李强的讲话颇有些不着边际。
此外,在回答外界极为关注的两个重大问题上,李强也表现得很不称职。
一个是,记者问中国还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提振民企的信心,支持民企的发展,还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够,需要补齐?李强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候,首先吹嘘了一番习近平几天前在政协会议上的表演,说什么广大民营企业家深受鼓舞、深受激励,都很振奋。此外,李强还说,“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长久之策,过去没有变,以后更不会变。在发展民营经济问题上,党中央的方针政策一直十分明确。这根本就是无视事实,自欺欺人。事实上,“两个毫不动摇”,也就是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其实,对民营经济的毫不动摇从来就没有真正存在过,对民营经济的防范和限制也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尤其是最近这几年,习近平当局对民营经济的打压,已经引起了严重的恐慌,也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尤其滑稽的是,李强竟然说,社会上有一些不正确的议论,使一些民营企业家内心感到忧虑。真正让民营企业家内心感到忧虑的,不是社会上的一些议论,而是习近平当局以“监管”为名实施的残酷打压。多位著名的民营企业家更是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投入监狱,巨额财富被抢劫。显然,李强根本就不敢正视这些问题,根本不敢直面这些问题,而是用谎话、空话、套话来应付,民营企业家难道会相信李强的这些鬼话吗?
另外,在记者问道,去年中国出现了多年未有的人口负增长,这是否意味着人口红利即将消失?对这个问题,李强完全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担忧,而是一副无所谓的模样。他说,人口红利既要看总量,更要看质量,既要看人口,更要看人才。似乎,可以忽略总量来谈质量,忽略人口来看人才,这根本就是油嘴滑舌的诡辩。什么人才红利,根本就是掩耳盗铃。尤其荒唐的是,他说,每年新增劳动力都超过1500万,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的突出优势。难道他不知道,去年中国的出生人口只有956万,这还是官方给出的数据,有专家认为,实际出生人口只有800万。显然,他只考虑眼前了,根本没有考虑20年以后中国该怎么办?那个时候,每年新增劳动力可能连1500万的一半都到不了。日本的国土面积不到中国的四十分之一,就在几个小岛上生养了一亿两千多万。就是这样,对于人口的减少,日本的多位首相都对极度担心,把它视为国难。而中国人口衰竭的速度前所未有,其严重程度要远远超过日本。李强在这个问题上的表现,令人齿冷。
此外,有记者问,中国准备采取怎样的措施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中国经济面临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来支持可持续、高质量增长?以及近几年在应对债务、资本无序扩张等系统性风险方面的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李强对此表示,时间关系,我只能择要作些回答。可实际上,李强恰恰是选择了最不重要的问题作了一番宣讲。而且,大多都是些空话、套话。记者最后的问题,也是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债务问题,它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对此,李强完全没有涉及,完全回避了这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些重量级的国际媒体,不断释放各种消息,来替李强缓颊,替李强造势。只是,这些消息根本就令人难以相信。其中一个是,2022年的上海执行严格封城措施并不是李强的本意,而是副总理孙春兰的意思。其实,连普通百姓都知道,李强是习近平的头号心腹,是下一任的常委,一个即将退休的副总理怎么敢指挥李强如何行动。更何况,上海可不是其他地方,在上海封城,这件事只有习近平能够拍板。而李强身为上海市委书记,他当然比习近平更了解上海的情况。李强也许并不想封城,但是,他不敢坚持自己的主张,而是听从习近平的旨意,进行了残酷的封城,搞的天怒人怨。另一个来自国际媒体的消息,就更加荒谬。说李强决定提早启动重新开放计划,甚至顶住了习近平的压力,实现了放开。显然,这是在有意美化李强,替李强造势。然而,李强今天的表现足以说明,他首先考虑的是习近平,而不是国家和百姓。他今天的这个演讲,唯一的听众就是习近平。他的这番讲话,完全是在向习近平表态,向习近平展示他的忠诚。这一切足以证明,此前个别国际媒体释放的消息,完全是谎言和欺骗。
毫无疑问,李强和习近平关系密切,他可以在习近平面前说得上话。在中国,除了习近平,没人比李强对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未来有更大的潜在影响力。只是,李强对习近平的政治忠诚要远大于他对这个国家的忠诚,远大于他经济上的治理能力,如果李强对习近平唯命是从,那么,他的影响力将完全笼罩在习近平的影响力之中,而不可能对习近平的错误政策起到任何缓和作用。而今天李强的讲话说明,对于外界极为关注的经济问题,他并没有拿出明确的方案和对策,只是堆砌了一堆政治口号。他的整个讲话,只是在进行宣传鼓动,掩盖问题,粉饰太平。在这个记者会上,人们看到的是一个没有思想、没有个性、只会熟练使用官场套话的平庸的政治官僚。他不像是一个总理,更像是一个小号的总书记。中国的经济交在他的手里,中国将面临极大的风险。
原图链接: https://xiaominzhixintupian.blogspot.com/2023/03/20230313-no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