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判习近平
习近平莫非很复杂 为何总是让人误判 2023.10.02 No.268
打赏: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Ying6789
中共的“国庆招待会”,已过去好几天了。只是,关于“国庆招待会”的余音却还在持续,党媒对国庆招待会的宣传还在持续。9月30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文章,凝心聚伟力、奋斗铸辉煌——习近平在国庆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10月1日,央视网的“联播观察”赞扬这场高规格国宴简约而不简单。显然,当局希望外界知道,这个“国庆招待会”并不简单,不是吃完喝完就结束了,而是有特别的意义。应该说,这次“国庆招待会”并没有特别不寻常的地方,所谓高规格的主要标志只是由习近平取代李强发表讲话。此前,习近平曾经两次在“国庆招待会”讲话,分别是在国庆65周年和国庆70周年。其他情况下,都是国务院总理讲话,而今年是中共立国74周年,既不是“小庆”,也不是“大庆”,一般应由国务院总理李强讲话,结果,习近平却打破惯例,直接出来致辞,颇不寻常。只是,对比此前习近平在“国庆招待会”的讲话,就会发现这次的讲话通篇平淡无奇,了无新意,完全是老调重弹,废话连篇,无论是篇幅还是内容,和以往都没有太大变化,并没有释放出任何新的、重大的政治信号。那么,习近平为什么要打破惯例直接出马发表讲话呢?习近平到底想干什么?对此,不少媒体都做了分析。有的,把分析的重点,放在了习近平讲话提到的“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认为,其中透示着一股不寻常的信息;有的则把重点放在了习近平和李强的关系上。
对于中共来说,今年确实既不逢5又不逢10,似乎没有必要高规格庆祝。但是,习近平在讲话中特别强调,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这实际上已经告诉了外界,习近平为什么要高规格庆祝的重要原因。因为,这是习近平开启他的新时代的第一年,习近平新时代元年,习近平当然要高规格庆祝。关键还在于,习近平自己对于这个开局很是满意,当然要隆重庆祝。其实,中共的喉舌极为担心外界低估了这次招待会的意义,一再发文提醒人们。除了央视,北京青年报也发表文章,“今年的高规格国庆招待会,出现了几个新变化”,特别用高规格来为文章点题,文章说习近平每年都出席国庆招待会,但并不是每次都在招待会上发表讲话。此外,前3年,参加招待会的人数固定在近500人,而今年的招待会,约800名中外人士欢聚一堂,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华诞。出席这次招待会的人数比前几年大大增加,也是高规格的重要体现。显而易见,习近平是把这次招待会当作大大的喜事来操办的。
习近平在讲话中首先罗列了他这一年中所取得的成绩,诸如我们统筹新冠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积极推动经济持续复苏,有效应对局部地区洪涝灾害,积极推进对外开放、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人民生活继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等等。显然,这和外界的感知大不相同。对于中共20大后的这段情况,民众很焦心、普遍不满意,但是,习近平对他自己却很满意。对于习近平来说,这一年最大的成绩,便是顺利地结束了疫情,虽然死几百万、乃至上千万百姓,却没有发生任何意外,确保了他的统治安全。习近平特别强调,这些成绩来之不易、令人振奋。习近平认为,他干的,要比预期的好很多,国庆招待会实际上就是一个庆功会。习近平并没有和普通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这一点有些人直到似乎今天还没有意识到。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到,新征程上,我们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团结就是力量,信心赛过黄金。
有人认为,习近平强调“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反映出习近平已经认识到,他的治理在外交、经济跟政治等多个领域,已遭遇严峻的挑战,习近平对于前景有点四顾茫然。这明显不是习近平的本意。这个判断高估了习近平的敏感程度,低估了习近平的特殊定力。恰恰相反,习近平说脚下的路不会是一马平川,正是要告诉人们,存在坎坷、出现困难是正常现象,习近平这句话根本不是谈困难和挑战,而是教训人们,面对经济困境不要少见多怪,面对百姓伤亡不要大惊小怪。习近平想告诉人们,眼前的困难是正常的,不是他治国无能。相比于习近平多次提到的惊涛骇浪,不会是一马平川显然是非常乐观的估计。有人似乎是没有读懂习近平的内心,而是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了习近平。可以说,今年的情况确实极为特殊,形势的严重程度是这些年来少有的,但是,还远远没有触及到习近平的心理防线,还远远没有危及到习近平的统治。而习近平强调的团结是有特定含义的,意思就是,要团结在他的周围,而信心则是对他习近平的信心。习近平强调团结,已经无数次了,这一次,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央视新闻联播特地制作节目,说习近平的讲话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这无疑是当局所期待的效果。是不是真的如此,那是另一回事。当局想要这个效果,可是确凿无疑的。习近平亲自出马讲话,显然不是为了展示他的担心和不安。实际上,习近平也并没有对眼前的问题和困难感到担心和不安。相反,习近平对这一年的安全渡过,还在沾沾自喜,否则,没有必要特意提高“国庆招待会”的规格。人们确实从现场的视频中看到,在讲话时,习近平表情凝重,神色略显疲惫。其实,这完全是习近平在重大场合的正常模样。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和阅兵式上,习近平就是这付神态疲惫、垂头丧气的模样;2019年,中共建国70周年庆祝大典上,习近平依然还是这付神态疲惫、垂头丧气的模样。那个时候,习近平可是踌躇满志、不可一世啊。客观地说,这次国庆招待会上,习近平的表现并没有特别之处。
显然,对于眼前出现的那些问题,习近平并不在乎。什么消费低迷,经济萎缩,出口急剧下跌,失业率快速攀升,人们的收入不增反跌,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等等,习近平对此根本就不在意。习近平在意的,只是他的统治是否安全。有人认为,在所有内忧外患中,经济复苏乏力是习近平政权眼前最大的难关,认为习近平会因为经济、社会问题而感到沉重,这恐怕是对习近平根本性的重大误判,这也意味着是对未来情况的重大误判。假如习近平真的对眼前的局势感到沉重,他或许会采取措施,加以改变。但是,习近平并没有这样的感觉,更不可能做出改变,只要习近平不垮台,今后的局势只会越来越严重。
这次国庆招待会,秦刚没有现身,中共的防长李尚福也没有现身,可以确定,李尚福已经被拿下了。对于外界来说,两个国务委员缺席这样重要的场合,无疑是一个重大事件;但是对于习近平来说,那可能并不是什么大事。毕竟,想做官的人,有很多很多,想卖身投靠的人,有很多很多。习近平是一个没有耻感的人,他未必会像外界感受的那样,感到难堪和不安。习近平只相信他自己,在习近平的心目中,无论是国防部长还是外交部长,不管是什么的重要角色,都是他的奴才。撤换几个奴才,又算是什么大事!
至于这次招待会,李强没有讲话,是否就意味着习近平有意贬低了李强,倒也未必。今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是习近平时代元年,这应该是中共高层都清楚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发表讲话,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表示对李强的贬低。而且,李强从上任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是一个大秘的角色,和习近平原本就是主仆关系,习近平并不需要特地贬低李强。习近平正需要李强这样一个人,李强也知道习近平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人,也知道,在习近平面前该怎样做人。李强主动选择做陪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即使今后,每次国庆招待会都是习近平讲话,也不会令人感到意外。这不是为了贬低李强,而是为了突出他习近平的特殊地位。
利用这个国庆招待会,习近平实际上向外界释放了一个重大信号。他对过去一年的情况,甚是满意,乃至认为有必要高调庆祝一番。于是,便提升了这个国庆招待会的规格。显然,对于这一年形势的判断,习近平和外界存在着根本的不同,习近平对于经济的萎缩和衰退并没有明显的担心。事实再次说明,不能用正常的逻辑来分析和判断习近平的选择和决定。外界担心的事情,他习近平未必担心;外界不以为然的事情,他习近平未必不以为然。大家感到紧张难过的时候,他习近平可能感到很轻松惬意。以为习近平也会和正常人一样,对眼前严峻的形势感到紧张和担心,那恐怕是极大地误解了习近平。
图片:https://xiaominzhixintupian.blogspot.com/2023/10/20231002-no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