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收拾刘少奇 中共权斗最高境界(四)
2017.07.03.13.4
毛泽东收拾刘少奇 中共权斗最高境界(四)2017.07.03.13.4
毛泽东应该非常清楚刘少奇在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和刘少奇的最后决斗中,毛泽东首先考虑的是切断刘少奇和军队的联系。因为,在党内已经树大根深的刘少奇,如果再得到军队将领的扶持,那将是如虎添翼,毛泽东可就奈何不得了。
其实,防止刘少奇染指军队是毛泽东的一贯做法,刘少奇本人似乎也非常知趣。毛泽东在中共立国后不久,首次出访苏联,前后时间长达近三个月。毛泽东行前决定在他访问苏联期间,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朱德代理军委主席。当时,天下底定,并无战争的急迫性,由刘少奇一人代理党和军队的最高职务并不存在任何风险,更没有任何法律障碍。就是这么三个月,毛泽东也不让刘少奇插足军队。高岗事件后,毛泽东更是通过重建中央军委彻底将刘少奇以及周恩来从军事体系中踢了出去,连个名义都没给保留。毛泽东公然违背宪法,把军队的指挥权从国家拿到党内,从根本上说,这符合中共的本性和统治逻辑,所以,刘少奇不能加以阻止;毛泽东无视宪法,将党凌驾于国家之上,这是中共内部的共同认识,所以刘少奇也不会加以阻止。
军事行动之一:分割
毛泽东备战文革的第一个重大步骤,就是将曾经长期担任军队主帅的彭德怀逐出北京,西北安置。随后,又将杨尚昆的中办主任开缺,发配岭南。这两个人都曾和刘少奇共事,尤其是杨尚昆和刘少奇在过去多次合作,而且杨尚昆和彭德怀关系密切,保不齐能成为彭德怀和刘少奇之间的链接键。再有,文革前夕便被拿下的罗瑞卿也是因为和彭真过从甚密而让毛泽东不放心。毛泽东处事原则是典型的宁可错抓,绝不错放。在严厉防范刘少奇和军队将领交接上,毛泽东真是心细如发,明察秋毫。
军事行动之二:包围
此外,毛泽东还做了一个极端秘密的军事部署,那就是绕开刘少奇主持的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会,指示周恩来成立和指挥“首都工作组”,由首都工作组直接指挥军警、特别是新扩编的由野战军组建的卫戍区部队,严密布控北京各个战略要点,以武力防范和压制可能出现的反抗。这一切刘少奇都被蒙在了鼓里。
彻底切断了刘少奇和军队的所有联系,并完成了对首都的军事部署,至此,毛泽东已经做好了发动文革的军事准备。但是,他始终没有信心通过中共正常的组织程序打倒刘少奇,尤其是无法消除刘少奇的影响力和他的政治基础。假若要开会,就要按照开会的规矩办,每个人就有发言权和投票权,毛泽东未必能在辩论中胜过刘少奇。而且,毛泽东不可能控制住每个人的大脑和嘴巴。
所以,毛泽东彻底打倒刘少奇的战役最初的矛头并没有直接指向刘少奇,而是首先剪除刘少奇的羽翼,玩了一个迂回战术。毛泽东第一个目标便是刘少奇手下的头号大将,时任书记处书记兼北京市委书记的彭真。彭真和刘少奇在抗战前便开始合作,那时,刘少奇任中共北方局书记,彭真任职北方局的组织部长。
我们知道,文革爆发的触发点是上海文汇报一篇批判戏剧《海瑞罢官》的文章。毛泽东精心选择以此为切入点,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海瑞罢官》的作者是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由此可以迅速地牵扯到北京市委书记彭真。那篇批判文章的作者表面上是上海的姚文元,真正的主笔乃是毛泽东。如果说毛泽东是主帅的话,那姚文元不过是个马前卒
不知就里的彭真,对上海方面公然违背中共的纪律和准则,无视他这个负责文化宣传的最高领导,不打招呼就发表文章批判北京市副市长感到愤怒,下令北京的报刊拒绝转载姚文元的文章。彭真这样做一方面有爱惜吴晗的意思,另一方面恐怕也有对自身被冒犯的不满。彭真的这种做法其实正中毛泽东的下怀,彭真根本就没有想到批吴晗是毛泽东本人的意思,否则,彭真绝对不敢如此强项耿介。当然,这也正是让姚文元先跳出来,而毛泽东一直隐藏在幕后的奥妙所在。
毛泽东终于把绞索套在了刘少奇的头号大将彭真的脖子上。随后毛泽东两次讲话指责彭真和北京市委:“北京市一根针也插不进去,一滴水也泼不进去。彭真要按他的世界观来改造党。事物走向反面,他已经为自己准备了垮台的条件,对他的错误要攻到底!”尤其刻毒的是,毛泽东斩除刘少奇的羽翼,对彭真、杨尚昆、罗瑞卿等人的处罚,却让刘少奇自己出面主持会议,做出正式处理结论。
以上都是毛泽东在体制内搞的动作。而文革有一点真正不同于中共历次的内部整肃,是毛泽东还在党外开辟了一个更大是战场,引进组织外力量。为此,专门给刘少奇设了一个局。此前,经过数年的片面宣传,已经把毛泽东神化。毛泽东利用青年人对他的崇拜和迷信,煽动他们疯狂地挑战和打击师长和共和国的贱民。文革狂潮被毛泽东掀起后,大中学校一片混乱,毛泽东躲在外地,隔山观火,让刘少奇出面来收拾这个烂摊子。刘少奇自然选择了中共惯用的手法,派工作组进驻学校,准备模仿毛泽东再搞一次反右运动。没想到,在1957年反右运动中搞阳谋害了无数青年学子的毛泽东,这次却站在了学生一边,严厉地批判和挖苦刘少奇。忍无可忍的刘少奇反驳了毛泽东,终于给了毛泽东公开翻脸的口实。随后,毛主席突然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斥责刘少奇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立场,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并且,联系到1962年的右倾,也就是七千人大会前后刘少奇采取的一些救民措施。由此,刘少奇的太子名分终于被正式废除,他在中央的排名从第二位降为第八名,但是,刘少奇似乎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即将来临的灾难。
毛泽东对待政敌,不仅要从政治上打倒,而且要从精神上打垮,从名誉上搞臭。不仅要让政敌没有地位,更要让政敌没有尊严,用毛泽东自己的话说,“从此颜面扫地,做不起人”。要做到这一点,毛泽东就得靠着巨大的体制外的资源了,即所谓的群众运动。
1966年12月18日下午,张春桥在中南海西门传达室紧急约见清华大学造反派领袖,向他发出公开打倒刘少奇的信号,说:“中央那一两个提出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人至今仍不投降。”“你们革命小将应该联合起来,发扬彻底革命精神,痛打落水狗,把他们搞臭,不要半途而废”(“‘文革’中‘揪刘火线’始末” 《党史博采》作者:王永魁 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
随后,近万名革命小将杀进中南海,将刘少奇揪去批斗。他挨了打。批斗会结束时,几名大汉狂暴地按头扭手,强迫他跪在黑压压的人群前。他被打翻在地。……此后,批判升级。他被打得遍体鳞伤。革命小将把他拖进拖出,象拖死狗。这段话是中南海内一位老资格的秘书告诉刘亚洲的(《广场——偶象的神坛》刘亚洲)。
连堂堂的党的二把手,国家主席刘少奇都被如此殴打摧残,其他毛泽东厌恶和仇恨的人能好得了吗?此后,毛泽东还利用康生等人通过各种手段以叛徒、特务等等罪名,将妨碍毛泽东的大批中共高干打倒,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抗战前被刘少奇营救出的那批干部,被打成了61人叛徒集团,这正是刘少奇山头的班底。当年,在北方局书记任上,刘少奇请中共中央批准采取特殊措施,营救被关押在国民党监狱中的一批中共资深干部,大约是61人,其中最著名的干部有安子文、薄一波。所谓特殊措施就是发表一个假的反共声明,这件事情,毛泽东当然知道。当年,正是刘少奇以及他的这些部下为中共在华北一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抗战爆发后,中共能迅速控制山西以及华北地方政权是和此前刘少奇、薄一波等人的工作分不开的。到文革开始时这61个人当中,除了已死的二十几个之外,有22人担任省委书记、副省长、中央机关副部长以上职务。显然,这是一个很大的山头。所以毛泽东采用了文革新的方式,用青年学生先从精神、肉体上搞垮他们,然后再做组织处理。就这样,在正式开会处理刘少奇之前,毛泽东就已经把刘少奇手下的骨干清出了中央委员会。
终于,1968年10月13日,中共的八届十二次全会召开,共有133人出席会议,原来的八届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有人被关押,有人被打死,也有人不堪侮辱自杀身亡,只有59人与会,仅占全部与会人员的34%。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新委员未经过法定程序。毛泽东主持了这次会议。就在这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罪行的审查报告》,并据此作出了撤销刘少奇党内外一切职务和永远开除出党的决定。这时,刘少奇早已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毛泽东到底是打败了刘少奇。整个过程毛泽东的布局可谓是步步为营、环环相扣、一气呵成。归纳起来,毛泽东放了三支箭。第一是武备:隔断刘少奇和军队可能的联系,同时,强化御林军,控制首都,这当然都是靠着手里的枪杆子;第二是文攻:就是抡起笔杆子,从大批判文章入手,为打倒刘少奇造舆论、造声势;第三是群攻:群众运动滥施暴力,硬是把党的主席、国家主席以及一大批高官给打倒在地,当然,刘少奇的山头也被端掉了。
回顾毛刘斗的整个历程,似乎刘少奇在地位接近毛泽东的同时,也就开始成为毛泽东的猎物了。实际上,刘少奇的叛徒“帽子”早在一九五三年毛泽东就已经为他预备了,而内奸的“帽子”大约在一九六三年也已经预备了,由此可见毛泽东的深谋远虑和城府幽暗。至于工贼的“帽子”或许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那时,毛泽东和刘少奇都曾经到过安源指导工运,或许,那时刘少奇的表现就已经给毛泽东留下了深刻印象。
毛泽东熟知历史,他在权力的争斗中越成功,就越是特别在意后世的名声,他早年的历史非常不愿意让人知道和提及,后来宣传的历史几乎都是虚假的、伪造的,就是刚刚过去的大饥荒也是拼命地掩盖和曲解,唯恐被后世知道。有意思的是,刘少奇最后留下的遗言是,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也就是说,刘少奇相信这段历史最终要由人民来写,而不是由中共和毛泽东来写。这也许是刘少奇耗尽一生最后的感悟,也许是他面临绝境时唯一能够获得安慰的地方。
在一步步走近权力顶峰之际,或许刘少奇有点像是等待了多年的太子,满心盼着老皇帝尽早离去,却又要时时刻刻表现出不舍的模样。太子不怕不干事,就怕干错事。刘少奇基本上采取逆来顺受的办法,绝对避免与毛泽东发生冲突,耐心等着毛泽东到站、下车,他来接班。即所谓只可顺守,不可逆取。其实,在大跃进饿死4500万百姓的那个时段,刘少奇或许可以借机将毛泽东赶下台,而在此前和此后,刘少奇都不具备政变的实力,尤其不具备军事政变的实力。
而毛泽东其实也没有机会合理地打倒刘少奇,可以这么说,自中共立国之后,毛泽东几乎所有的重大决策,从卷入朝鲜战争到大跃进、破坏中苏联盟以及文革,都给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灾难,毛泽东都是不折不扣的失败者。他欺骗和愚弄普通百姓还可以,但他毛泽东骗不了中共内部的高干。事实上,在毛泽东决定打倒刘少奇之后,就是邓小平、陶铸这样曾经极端紧跟他的亲信人物,也因为不能过于逢迎而先后被打倒。
毛泽东对军队拥有无可置疑的指挥权,在军界拥有一些追随他的死党,毛泽东也的确多次威胁重上井冈山。可是,面对尾大不掉的刘少奇,毛泽东却没有直接动用军队,把这些人抓起来,或者打死。因为这上不得台面,而且后果很严重。毛泽东毕竟还是中共的党魁,知道这么干在中共历史上交代不过去。军队如果当作一种维持秩序的力量,非常正面,无人能撼动。但是,如果动用军队破坏秩序和制度,特别是公然违反长期宣传的一些原则,军队的服从可能就会出现问题,毕竟这是一支党军。中共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其实这是毛泽东的另一手,他要用党的名义来压住那些桀骜不驯的军头们。
在毛泽东和刘少奇长期的争斗中,毛泽东依靠的是他在党内的正统地位以及对军队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但发动这么一场残酷的文革运动,却不得不借用中共组织以外的资源,比如红卫兵、造反派,来打倒刘少奇集团,这足以说明毛泽东缺乏对中共组织体系充分的掌控。当年文革小组的重要成员关锋,在长时间身陷囹圄获得自由之后,面对刘少奇被平反,刘少奇的部下重回政治舞台,曾经感慨道“他们赢了”。那毛泽东发动的“文革”为什么失败?关锋认为:“毛主席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和问题就是没掌握组织”(阎长贵:我所知道的关锋《同舟共进》2013年第5期)。从权斗的角度看,关锋的观察无疑是深刻的。在文革后,刘少奇的党务体系迅速死灰复燃,亦足以证实这个观察。
然而,毛泽东原本就是中共制造的神,毛泽东一旦被神化之后,中共反而成了他的工具。通过中共严密的组织体系,毛泽东的个人神话才得以笼罩整个社会。也就是说,手握军权的毛泽东,正是依赖体制大搞个人崇拜,才获得了体制外的巨大资源。群众运动能够产生巨大的威力,又正是因为他们获得了毛泽东这个神的支持。正是这种神和大众的独特结合,才形成了巨大的破坏力。尽管刘少奇在中共党内长期经营,拥有相当大的组织力量,但也很难撼动毛泽东这个神的地位,更是无法抵御神和民众结合所形成的巨大破坏力。毛泽东在文革中胜出,他握有军权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他这种神圣地位早已深入人心。这一点,不仅当年的刘少奇不能改变,就是今天的红二代领导人对此也有充分认识。然而,由于对毛泽东的迷信可以愚弄人民,为了维护中共的统治,红二代还是不得不继续维护毛泽东这个神的地位,尽管他们的父母大多都受到过毛泽东的迫害。从另一个角度看,重新塑造毛泽东的神圣地位,也就意味着有可能再次出现刘少奇那样的受害者。
毛泽东收拾刘少奇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但毛泽东还有很多的未解之谜,让我们继续探究。
图片:https://xiaominzhixintupian.blogspot.com/2022/08/2017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