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智库得不到二十大消息
顶级智库竟也得不到消息 二十大人事安排异常神秘 2022.10.06 No.149
打赏: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Ying6789
即将召开的中共20大,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最近这些天,有多家媒体和智库发表了他们对20大的分析和报告。只是,这些分析和报告,基本上都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做出的,缺乏比较可靠的内部信息。目前,外界关注的焦点集中在最高层的人事布局上,尤其是聚焦于政治局常委的名单上。习近平将开启他的第三个任期,对这一点还怀疑的,已经不多了。至于其他常委的情况,可谓是众说纷纭,言人人殊。对于外界来说,由于习近平对中共既有的一些规则的无视和破坏,20大人事安排更是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这无形中增加了相关分析的难度。当然,也增加了外界的好奇心。可以肯定的是,20大高层的人事安排已经确定,只是,相关的信息被严格保密,外界几乎是一无所知。对于这个情况,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中国中心主任李成表示,目前没有重大消息被泄露,大家都不知道谁会成为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委员。李成认为,这是非常罕见的现象,这显示了共产党内部的统一与纪律,同时也显示了中共内部没有可以挑战习近平权威的人。我们知道,李成与中共当局的关系极为密切,然而,他也没有20大高层人事安排的内部信息。
不仅李成没有,那些重量级的国际媒体也没有内部信息可以披露,尽管他们都非常关注中共20大的人事安排。这确实显示出中共内部纪律森严,各种势力都受到极大的约束,没有人敢于向外界释放信息,或者提前透露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习近平的淫威。
前些天,总部在美国纽约的亚洲协会发布了一份报告,其中特别提到,由于在习近平时代,围绕候选人遴选规则和规范的不确定性,预测中共第20届政治局和常委会的组成尤其具有挑战性。他们认为,最好的预测办法可能不是参照过去的先例,而是根据习近平的政治计算,也即,他能做出多大变动,如果在权力要津多安排派系盟友、少安排潜在的竞争对手,是否能给他带来更多好处。无论如何,习近平的政治重点之一是相当明确的——用自己的亲信取代李克强总理。这个报告认为,在中共的二十大上,习近平要根据自己的利益重新分配权力,关键的一步就是找人替代李克强担任下一届总理,如此一来,谁将成为下一任总理,就成了最引人关注的问题。
亚洲协会的报告,设想了可能出现的5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习近平用亲信夺取总理职位,这个亲信可能是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也可能是外界意想不到的人。只是,习近平还需要向其他派系的人做出让步,李克强可能会担任人大委员长,胡春华可能会取代韩正成为常务副总理。此外,现任的常委可能有一到两名会留下。习近平只能在总理之外,再安插一个亲信,进入政治局常委会。这个情况被列到第一位,想必,亚洲协会认为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最大。
第二种情况是汪洋成为总理,李克强被挤出常委并完全退休,胡春华也很可能被排除在常委会之外。习近平的亲信担任常务副总理和中纪委书记,以及负责意识形态的中央书记处负责人。这种情况意味着,习近平还无法直接安排自己的亲信出任总理,这个最关键性的职位,只能担任常务副总理,这说明习近平的权力还受到很大的制约。
第三种情况是韩正成为总理,大多数常委留任,习近平只能安插两个亲信进入常委会,担任常务副总理和中纪委书记。亚洲协会的报告认为,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比较低。有一个因素,亚洲协会的报告并没有特别强调,那就是,中纪委书记的职位,习近平应该是非常在意。在上述三种设想的情况中,都是由习近平的亲信接任中纪委书记。
第四种情况,习近平不受任何约束,安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组建常委会,除了赵乐际,原常委基本上都被年轻的、绝对忠诚于习近平的亲信所取代。丁薛祥、李强、陈敏尔、黄坤明和李希,都是潜在人选。习近平也可能为了表现自己的度量,提拔另一派系成员,如胡春华进入常委。这种情况被列在第四位,这也就意味着,亚洲协会认为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并不是太大。
第五种情况,习近平无法让自己的亲信出任总理,而且,还不得不和现任的其他常委合作。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可能会把常委会人数从7人扩大到9人,在不驱逐现任常委的情况下,提拔两三个亲信进入常委会。这种情况表明习近平的权力还受到很大的制约。只是,这种情况被列在第五位,也就是可能性最小。
亚洲协会的这个报告显示,习近平的权势究竟如何,在一些专业机构中还是一个很不确定的因素。也就是说,他们并不十分清楚,习近平在中共内部的权势究竟有多大,他们并不十分清楚,习近平是否能够定于一尊。这说明中共的黑箱政治阻碍了外界的观察,同时,也说明这些专业机构对中共事务的了解和认识非常有限,甚至存在严重的隔膜。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缺乏足够的信息,也可能是受到了错误信息的干扰。毕竟,习近平已经上台10年了,已经有了充分的表现,已经给外界留下了许多可以观察的机会,研究机构却依然不能掌握基本的情况,这无疑是一个极大的缺憾。
此外,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在前天举办一个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习近平的第三任会不会更加往强人统治之路迈进?在这个研讨会上,担任中国中心主任的李成认为,习近平有政治筹码,今后会更加集权。他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有三点理由。第一个,直到目前,没有重大消息被泄露,这是非常罕见的现象,这显示了共产党内部的统一与纪律,同时也显示了中共内部没有可以挑战习近平权威的人。第二个,李成认为,在习近平的前两个任期,尤其是第一任,习近平通过和政治伙伴合作治理国家,但是第三任,习近平会和他的党羽一起治理国家。也就是说,习近平不再需要依靠政治伙伴认可,他的权力自然变得更集中。第三个,李成认为,习近平在中国国内受到民众的支持。
李成列出的这第三个理由,不仅不符合现实,甚至,也完全无视了中共统治的本质。因为,中共统治的基础是建立在暴力之上,并不需要民众的支持,而中共独裁者的权力更是和民众的支持与否完全无关。单单就现实而言,还没有任何一个中共的领导人,像习近平那样,遭到民众广泛的嘲讽。尤其是,最近这些年,习近平的胡作非为,把中国搞得百业凋零,民不聊生,极端的防疫政策,使得百姓陷入绝境,也让习近平几乎成了全民公敌。李成罗列的习近平受民众拥护的四个原因,完成脱贫、主导绿色发展、军事改革、反腐败,根本就十分牵强。特别是习近平的反腐败,民众已经普遍认识到,这只是习近平进行权力斗争的手段,习近平的反腐运动和百姓无关。李成这个习近平受到民众支持的说法,极为荒谬,也极为荒唐。
但是,李成提到了其他两个理由,值得认真分析。不难想象,中共高层,其中包括一些政治局常委,他们对习近平肯定存在着不满情绪。如果有可能的话,在最后关头,他们应该会有所表示。然而,直到今天,没有任何20大的重大消息被泄露。显然,摄于习近平的淫威,中共高层对于习近平的颐指气使只能忍气吞声,没有人敢于公开发泄不满情绪,更不可能直接对习近平发起挑战。至于另一点,习近平以前执政时是与政治盟友合作,今后共事的则是他的党羽,这个趋势已经十分明显,20大后便会明了。如果是这样,习近平也就不会受到任何制约和牵制了。今后,习近平当然会变得更加强势。再者,对于中共的总理人选,李成认为有四个潜在的候选人: 韩正、胡春华、刘鹤、汪洋。他认为,韩正与胡春华有较高的出线机会。
这一点,和亚洲协会的预测有很大的不同,习近平那些年轻的亲信,基本上都被李成排除在外了。这实际上反映出李成的矛盾之处。一方面,他认为习近平拥有无人可以挑战的权威,另一方面,他却认为,习近平在最关键的人事安排上还受到相当的制约。毕竟,在这四个候选人当中,只有刘鹤属于习近平的亲信,而且,他已经年过70。其他三个人,很难说成是习近平的党羽,尤其是胡春华,早就是公认的团派代表人物。最后,李成认为,习近平很可能会做到第四任,不过具体仍要看其第三任的施政表现,李成认为习近平不会终身执政。李成的这个判断不仅毫无意义,而且,自相矛盾。甚至可以说,他是在替习近平诡辩,以减缓外界对习近平的批判。显而易见,习近平可以打破中共的规矩,第三次连任,就可以第四次,第五次连任。这样的结果便是习近平的权势会越来越大,无人可以阻挡,关键的是,作为独裁者,习近平自己根本不可能主动放弃权力,这种情况下,终身执政将成为必然。
还有,加州大学圣地亚戈分校21世纪中国研究中心也就中共的20大发布了一份重要的研究报告:《重塑中国的政党:20大之后的看点》。其中的第一篇文章提出了二十大政治局常委组成的两个方案。第一方案的7名常委分别是:习近平、李克强或胡春华、汪洋、王沪宁、赵乐际、丁薛祥和李强,在这个方案中,李克强或胡春华只能有一位进入常委。这个方案,是按照七上八下的规矩,原来的常委基本留任,大体上维持了原来的政治格局。第二方案7名常委分别是:习近平、赵乐际、丁薛祥、李强、胡春华、李希和陈敏尔,在这个方案中,习近平的亲信全面进入政治局。赵乐际继续担任中纪委书记,其他重要职务都由习近平的亲信担任。这两个方案实际上反映了习近平权势的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文章的作者认为,中共政治局精英政治平衡主要依靠两个要素:精英派系的相对规模和自主性。如果汪洋、李希和胡春华担任常委,会对政治局精英自主性产生最大的影响,李克强和赵乐际留任常委也会适度地维护精英自主。显然,这位作者的判断并没有完全反映中共高层的政治现实。目前,中共的其他常委和习近平的关系早就发生了改变,他们需要向习近平汇报工作,习近平和他们之间近乎成为君臣关系,甚至是主仆关系。就这一点来说,很难相信他们还存在自主性。而且,中共目前的内外政策如此极端,如此恶劣,也很难看出,这些人如何平衡了习近平的权势,如何保持了自己的自主性。该文章作者作为中国问题的专家,得出这样的结论,真是令人意外。这篇文章的作者还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中共二十大之后,党内精英层对习近平的依赖性会增加。假如出现他提到的第二种方案,习近平的亲信全面进入政治局常委会,他的这个判断显然就过于乐观了,这个根本就不是依赖性增加的问题了,局势比这个要严重得多,习近平必然会更加独断专行,为所欲为,习近平的那些亲信,既无能,又无耻,不可能对习近平形成任何的制约,他们只能完全听命于习近平,没有任何自主性。
稍早,日本著名的媒体人矢板明夫也曾经给出了两个高层人事方案,他预测,如果中共内部求变势力上升,下一届常委组成可能是:习近平续任总书记,李克强转任人大委员长,汪洋接任国务院总理,赵乐际转任政协主席,王沪宁继续负责意识形态,黄坤明成为中纪委书记,胡春华出任常务副总理。相反,如果中共在20大后按既定方针办,下任常委构成可能是:习近平续任总书记,李强成为国务院总理,陈敏尔升人大委员长,蔡奇任政协主席,丁薛祥成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黄坤明任中纪委书记,胡春华是常务副总理。也就是说,矢板明夫在做出这个预测的时候,他还不能确定中共政治的基本走向。实际上,就是不能确定习近平目前的权势。如果习近平遭遇的阻力很大,可能是第一方案,相反,则是第二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和其他的预测不同,矢板明夫认为,蔡奇会进入政治局常委会。毕竟,蔡奇是习近平最为倚重的亲信。
从上述这些情况看,关于中共高层人事安排的预测,基本上都是按照习近平的权势为基础进行的。只是,他们还不能十分确定习近平目前的势态。假定习近平的权势足够大,权力足够稳固,那么,对高层人事的预测基本上是相同的。也就是,目前的常委基本退出,习近平的亲信全面进入政治局常委会,主要职位都由习近平的亲信来充任。
关于习近平今后的走向,著名学者罗小朋在上个月的一次讨论会上发表了一个题为《20大与习近平时代的终结》的演说。他断言,习近平时代将随着20大的召开而终结,即使以某种比较体面的形式保留他的位子,他也没有了过去那样的权力和对世界的影响力了。只是,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他因何做出这样的论断。他在演说中重点强调了两件事情,或许,从中可以看出他的判断的内在逻辑。其一,罗小朋认为,习近平上位得到了江泽民派系和太子党领袖曾庆红的全力支持。而现在,这些人已经不再支持、甚至反感习近平了。其二,中国的崛起赋予了习近平巨大的国际影响力,而这个影响力可能会强化习近平的权力,而现在,中国的影响力在急剧衰退,这也就意味着习近平的权力将衰退。罗小朋的这个逻辑存在着明显的问题。首先,习近平的权力和对世界的影响力完全是两回事,完全不可相提并论。习近平的权力完全取决于他在中共内部的地位和控制力,与国际社会的认同与否无关。中共领导人的国际影响力,则取决于中国的国力,只要中国的国力没有大的衰退,国际社会都无法低估中共领导人的影响力。再者,当年,江泽民和曾庆红能够帮助习近平上位,是依靠他们手中的权力,而不是他们的个人人格。而现在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江泽民和曾庆红完全失去了权力,而习近平获得了权力。江泽民和曾庆红完全失去了政治博弈所需要的前提条件,根本不可能再影响习近平的权力和权力的运作。所以,罗小朋的分析和结论并不能令人信服。
目前,最关键的是,习近平在中共内部的地位和控制力,20大之后是否会发生逆转。就像矢板明夫所表示的那样,如果,现任的政治局常委全面留任,只有个别习近平的亲信进入政治局常委会,那么,可以部分说明,习近平遇到了一定的阻力。相反,如果,20大后习近平的亲信全面进入政治局常委会,只能说明习近平的权势将超过以往,而不是终结。20大的人事安排可以验证罗小朋的这个断言是否客观。
事实上,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对习近平的个人崇拜还在升温,就连李克强也不得不表示对习近平的某种臣服,也在重复着颂赞习近平的套话。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习近平的权势受到了削弱。这也就意味着,即使维持现有的政治格局,习近平时代也不会随着20大的召开而终结。如果,习近平的亲信全面进入政治局常委会,那局势就更加严重。就此来看,今后的情况显然很不乐观。从另一角度来看,习近平的成功恰恰标志着中共的失败,标志着中共根本不可能真正汲取历史教训,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政党,中共更是不可能带领中国走向现代化,中共注定要被历史淘汰,中共的统治注定要被推翻。
原图链接: https://xiaominzhixintupian.blogspot.com/2022/10/20221006-no14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