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要成替罪羊
有人要成替罪羊 贵州省长急发话 2024.02.29 No.298
赞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Ying6789
2月26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发出报道:女企业家讨工程款陷‘寻衅滋事’被批捕、过亿债务政府只愿给1200万”,引起了社会上的高度关注。其实,这位女企业家讨要工程款已经很多年了,被当地正式逮捕,也已经整整两个月了。《中国经营报》刊登这个消息的时机,正值中共两会召开的前夕,尤其巧的是,事发的贵州省,第二天召开了“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在这个时间点上,《中国经营报》爆出这个消息,无疑给贵州省和最高当局出了一道不大不小的难题。
《中国经营报》的报道说,少数民族女企业家马艺珈伊,为贵州六盘水市承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幼儿园、小学等10个政府项目,之后讨要2亿元工程款8年未果。2023年年末,她被地方公安以寻衅滋事罪逮捕。不仅她本人被逮捕,为她代理债务执行的律师、律师助理等10余人也被拘留和逮捕,涉嫌罪名均为寻衅滋事罪。多方证实,马艺珈伊等人被抓前,当地政府一度提出以1200万元化解所有债务,被她和代理律师拒绝,随即案发。这位女企业家认为自己并未“寻衅滋事”,而是有些人想要“以刑化债”。
实际上,早在2020年12月,这位女企业家就已经被当地公安机关拘捕过一次,后来,当地警方以“侦查失误”解除了她的嫌疑。2021年9月,央广网还报道女企业家被拖欠巨额工程款的事情,当地政府回应称会尽快还债。然而,在《中国经营报》发出报道的第二天,贵州六盘水市当局便做出回应,宣称报道均不属实。显然,当地政府想迅速阻断这个消息的传播。他们没有想到,《中国经营报》的记者随即在网上公布了相关的一些证据。显然,《中国经营报》的记者是有备而来。双方这一来一往,更加引起了社会上的关注,多家官方媒体都做了报道和分析。有人说,女企业家讨工程款事件陷入了“罗生门”,意思是无法确定谁的说法是真实的。只是,在当下的中国,一个普通的企业家和地方政府根本就无法相提并论。一个被逮捕的人敢公然撒谎吗?敢向地方政府寻衅滋事吗?这里怎么会有罗生门呢。虽然,这件事情发生在贵州省的一个小城市,但是,它所造成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贵州一省,想必,有很多人都在看,贵州省如何处置,最高层如何表态?
疫情过去之后,中国经济不仅没有出现报复性反弹,反而遭遇了文革结束后从未有过的全面低迷。特别是去年年末以来,经济形势日益严重,各界的信心、尤其是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异常的低落。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春节过后,不少省份都开始制造声势,试图鼓舞企业界低落的士气,增强企业界的信心。比如,湖南省发起解放思想大讨论,河北省在春节后的第一天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贵州省也召开“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应该说,民营企业士气低落、信心不足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个问题想必已经让中共高层感到了焦虑。近来,北京高层对外放风要出台所谓的《民营经济促进法》,想给民营企业家画一张大饼。尤其是,北京马上就要召开全国人大和政协了,当局会就经济情况做出部署和说明,并会想方设法营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气氛。这个时候,如果出现破坏气氛的重大事件,肯定会让最高层感到不悦。这个情况,贵州的地方大员肯定会想得到。
在2月27日的大会上,贵州省省长李炳军特别提到,各地各部门要以营商环境大改善、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严格兑现政府承诺,全面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切实降低民营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不断提升民营企业获得感。这番话,显然是针对女企业家讨要工程款事件做出的回应。就在贵州省省长讲话的第二天,贵州省宣布,针对“女企业家讨工程款事件”,已成立由省检察院牵头的调查组,对该案进行全面审查,严格依法办理。显然,贵州省不希望事件继续发酵、造成更大的影响,因而急忙表态,争取主动。至于贵州省是否会真的解决问题,是不是会真的还钱,那还是另一回事,有必要继续观察。很有可能,这不过是贵州当局采取的拖延战术。对于那些长期混迹于官场的大员来说,事实并不重要,是非更不重要,是否会让上级不满才重要。在这些人的心目中,没有是非,只有利害。他们并不惧怕舆论,不惧怕民意,更不怕形象卑劣,他们只怕上级不高兴。六盘水市这样不考虑时机,不顾及影响,很有可能会扫了中央的兴。就在最高当局正在为民营企业信心低落而烦躁不安的时候,万一迁怒于贵州当局,拿他们作了反面典型,那肯定不是小事。应该说,贵州省高层的反应还算及时。他们显然比六盘水的地方官政治上更敏感,知道最高当局在关注什么。
只不过,地方政府现在大多都是债台高筑、寅吃卯粮,而贵州的债务情况就更为严重。在权力完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地方的营商环境本来就非常恶劣,再加上贵州下边的小城市,天高皇帝远,情况就更加恶劣。上项目随意,欠账随意,抓人随意。很多项目从一开始就是蛮干、胡闹,根本没有考虑过经济效益,也根本没有考虑拿钱还账。事实上,很多地方的财政收入,连利息都还不起,甚至连公务员的工资都拖欠,哪里有钱还民营企业的款项?六盘水政府8年时间不还欠账,甚至想用1200万来了结2亿元的欠账,除了霸道无耻,他们恐怕也确实拿不出钱来。也不排除,因为这个事件受到舆论的高度关注,当局会把它作为一个政绩工程,当作个案,单独加以解决。但是,对于大多数有过相同遭遇的企业家来说,这一个事件即使得到解决,也并没有意义。因为,大的环境没有改变,政治上,政府的权力不受约束,可以随意而为;经济上,政府的债务问题已经积重难返,不可能真正缓解。说到底,这些地方政府就如同泼皮、破落户一般,即没有钱还债,也不去想还债,反正百姓拿他们奈何不得。如果有人还不识趣,他们随时都可以安个罪名,抓将起来。债主没有了,当然,债务也就没有了。以刑化债,这位女企业家绝对不是第一人,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人。
毋庸讳言,这位女企业家能够拿下这么多工程,尤其是,她的不幸遭遇能够引起舆论的关注,绝对不是等闲之辈。但是,无论如何,她是一个受害者,不能让她去承担地方官员胡作非为的责任。不管政绩工程如何荒谬,责任都在政府,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一个企业家承担它的恶果。
重庆市的《上游新闻》在女企业家讨工程款事件出来后的第二天,便发出了一篇报道,‘讨工程款被抓女企业家承建李再勇形象工程,后者曾登年度“反腐大片”’。报道中提到的这个李再勇曾经担任过六盘水市的市委书记,他在任职期间,为了引起上级的注意,上了一大批项目,给当地造成了1500多亿的债务。而后,他顺利的晋升为贵州省委常委,兼任省委秘书长和常务副省长。2023年3月,退休后被拿下,成为反腐大片中的主演。《上游新闻》借用网友的话说,女企业家拿下10个项目,如果是普通人,很难想象能有如此高的中标率。女企业家当年与水城区乃至六盘水市地方政府或者地方领导,会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关系?《上游新闻》的这篇报道,显然是在转移舆论的焦点。大家都知道,在政商关系上,企业家不过是他们呼唤来去的奴婢,没有任何尊严,更没有任何保障,处在绝对的弱势地位上。事实上,原六盘水的市委书记尽管给当地造成了巨大的灾难,然而,他却不断高升,后来已经成为贵州省举足轻重的人物。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这位女企业家干他的政绩工程却被长时间拖欠了两亿元的工程款,而且,还反复遭到地方当局的抓捕、殴打和辱骂,最终还因为追讨欠款而被正式逮捕。这位女企业家是绝对的弱者和受害者!在这种情况下,去谈论女企业家当年与地方领导会不会有更深层次的关系,实在是过于冷血、过于残忍。
在当今的中国,早已沦为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那些没有特殊依靠的民营企业家,无论一时多么风光,最终,还是权力的奴仆和弄臣,摆脱不了被愚弄、被坑害的下场。有些人或许能够躲过灾难,那也不过是他们运气好了一点而已。从六盘水市政府的表现可以看出,地方政府是多么的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拿民营企业家是多么不当人看。他们根本不在意舆论的谴责,更不在意公信力的丧失。只是,这一次,他们可能遇到了麻烦。当然,不是因为他们欺压了一个民营企业家,而是,他们可能破坏了最高当局精心营造的促进民营经济的氛围。
图片: https://xiaominzhixintupian.blogspot.com/2024/02/20240229-no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