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恶化新消息
经济恶化恐无宁日 家国不幸令人哀叹 2023.08.16 No.256
打赏: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Ying6789
今年以来,中共官方公布的一系列数据显示,人们广泛期待的疫后强劲复苏不但毫无踪影,反而进入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萧条。消费不振,进出口急剧萎缩,房地产气息奄奄,企业利润持续下滑,失业问题积重难返,消费端和生产端都出现了严重的通缩现象。可以说,有关疫情后的重新开放将带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希望已经彻底破灭。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7月份的经济数据,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工业产出和投资增速都低于预期,这显示出中国的经济形势还在持续恶化。越来越糟糕的经济数据,不仅引来了国内民众的担心,就是国际社会也高度关注。几天前,美国总统拜登在讲话中特别提到了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失业率飙升达到历史记录和老龄化日益严重等问题。他认为,中国在许多方面就是一颗定时炸弹。显然,中国的经济出了大问题,值得思考的是,目前,中国所面临的这些问题,究竟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是表层的,还是结构性的?
有人认为,如今中国步履蹒跚的经济走势与日本“失落的十年”之初有很多可比之处,甚至认为,中国失落的十年已经到来。“失落的十年”原本描述的是曾在20世纪下半叶经历了一段长期经济奇迹的日本,在1991年泡沫经济破灭后而导致经济停滞的时期。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泡沫经济破灭导致日本经济陷于停滞,而中国也确实存在着相当严重的泡沫经济。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也认为,现在的中国和房地产泡沫破裂前的日本有一些相似之处,例如中国经济极不平衡,消费需求过低,房地产泡沫严重、劳动人口减少。但是,他认为,中国不会重蹈日本的覆辙,因为中国的情况要比日本更糟。他特别提到,日本的问题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是由于股市与房地产泡沫破裂导致经济停滞,“人口”才是日本衰落最重要的因素。而中国的人口问题要比日本严重得多,中国可能会陷入比日本更加严重的经济停滞。然而,克鲁曼认为,中国很可能已经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如果真是这样,那比经济停滞更加严重。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顺利实现增长,却在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长期停滞不前的现象。这类国家,既无法与高技能、善创新的先进国家去竞争,同时,又无法与低收入、低工资的国家在廉价生产制成品上相竞争。
显而易见,在人口迅速减少的情况下,要避免经济规模的下降,那就必须提高人均产出,就要以高附加值的尖端技术产业为主,重组产业结构。经济升级的动力来自于技术创新,就这一点来讲,日本社会有更强的活力和文化创造力。与当年的日本不同的是,中国在技术领域上明显落后于全球前沿。中国不仅不富裕,更严重的问题是中国社会缺乏活力,缺乏文化创造力,这无疑制约了中国的经济增长。
可以想见,如果中国的经济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出现停滞,那可能只是策略上出了问题,而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则是战略上出了问题。中等收入陷阱不是暂时的困难,而是长期的问题。中等收入陷阱不是表层的问题,而是结构性的问题。中等收入陷井不仅体现在收入上,危险的是,长期处于中等收入陷井之中,会导致社会动荡,其严重性不可低估。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是其国民受教育程度比较低,或者说,国民不重视教育。然而,中国人重视教育的程度在世界上是少见的;同时,中国人勤劳刻苦的程度,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中国实在没理由落入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是,中共的独裁专制制度以及习近平的个人独裁,在制度上抑制了中国人在文化以及科学技术上的创新能力,这无疑是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就中国的情况来看,无法与高技能、善创新的先进国家竞争,不是中国人受教育程度低,而是因为制度限制了民众的创造能力;而无法与低收入、低工资的国家在廉价商品上相竞争,不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高,而是因为中共的制度成本太高。事实上,中国老百姓聪明智慧、吃苦耐劳,要求很低,劳动力成本并不高,但是,统治机器的运转成本太高。以房价为标准,中国人的工资可能是世界上最低的。
中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现行的制度。这个制度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经济等各个领域全方位的控制上。他们只会控制,而不会管理,让这个社会失去了活力。实际上,中共内部并非没有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在文革后,中共当局在经济、社会等方面放松了控制,中国的经济和社会恢复了一定的活力。当然,这是远远不够的。统治集团不是不知道控制的危害,只是,利益决定了他们不会真正放松对社会和经济的控制。他们时刻担心失去了权力,失去了统治。而习近平尤其低能,尤其缺乏自信,尤其担心失去政权。因而,不断强化对社会、对经济的控制,导致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再次失去活力。不能不说,这个体制赋予了独裁者太多的权力,独裁者个人的倾向性,会对这个制度产生重大影响。虽然,这几十年来,大的制度没有改变,但是,邓小平是向经济让步,习近平则是让经济向政治让步。习近平的做法突出了制度的问题,强化了制度的缺陷。特别是,无能无知而刚愎自用的习近平,强化个人独裁,让中共的专制统治变得更加危险。
尽管,过去那些年,中国经济曾经高速增长,只是,中国经济一直严重失衡。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投资和消费失衡,原因就在于统治集团故意压低百姓的工资,而且,他们不愿意在医疗、教育、福利等重大民生问题上采取切实保障措施,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好处很少能惠及普通家庭,最终导致百姓的消费能力严重不足,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越来越低。出现这个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是由于统治集团急功近利,他们急于证明他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们从骨子里并没有制度自信。对外开放这些年,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增长,积累了巨量的财富,但是,由于统治集团的短视无能,他们把大量的资金都用在低效甚至无效的基建乃至房地产上,错失了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机会,甚至为了制造虚假繁荣,而故意放纵房地产泡沫,而过剩的房地产实际上是巨大的浪费,白白消耗掉了巨额财富。
如何挽救日渐低迷的经济,最高当局似乎还寄希望于房地产业。最近这半年多,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各种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措施,特别是,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再次提出了积极推动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显然,他们还想用投资基建来拉动经济。
这说明,尽管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无可挽回地衰败了,但当局至今不愿意面对现实,甚至还在幻想营造房地产市场复苏的气氛,维持虚假繁荣的景象。然而,就在有些人还在不知所以的时候,中国目前最大的房地产企业碧桂园突然暴雷。8月7日,碧桂园两笔美元债务,约2250万美元,大约合1.6亿人民币的票息到期未付。一家号称上万亿资产的企业,居然,连1.6亿都拿不出了。有人怀疑,碧桂园可能在玩什么花活。只是,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还有哪个企业敢拿自己的信誉开玩笑?这一暴雷,企业的股票、债券和楼盘就都完蛋了,可以想见,不仅股票、债券会大幅下跌,碧桂园的楼盘也很快会无人问津了,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问题。三天后,碧桂园发表报告,预计今年前六个月亏损高达450到550亿元。按照这个速度,全年的亏损估计要超过一千亿元。根据去年的年报,碧桂园总资产为1.7万亿元,总负债达1.4万亿元。碧桂园净资产大约是3000亿,单单今年的亏损,碧桂园就会失去三分之一的净资产。如果,明年还继续亏损,恐怕到不了年底,碧桂园就会资不抵债。
可以说,作为国内最大的房地产企业,碧桂园的暴雷给了习近平当局当头一棒。碧桂园的暴雷说明,最高当局对房地产市场的判断完全失误,而且是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在房地产市场已经严重饱和的情况下,在住宅严重过剩的情况下,无论当局推出什么样的刺激措施,都不可能改变房地产衰败的大趋势,当局的做法只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事实上,今年2月以来,碧桂园销售金额一直不断下滑,7月份,销售金额同比下滑60%。碧桂园的现状实际上反映了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真实状态,碧桂园的困境是整个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困境。
事到如今,房地产业全线崩盘的局势已经无法避免,当局应该考虑的是如何为房地产业善后,如何最大限度减少损失,而不是继续营造复兴的氛围,贻害国家,贻害百姓。我们知道,有关当局已经耗费巨资和大量时间,对整个中国的各种建筑都做了全面和详细的调查。然而,当局却故意隐瞒关键数据,继续营造虚假繁荣的景象,欺骗百姓,误导百姓。事实上,由于当局缺乏远见,没有能够及早地阻止房地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绑架,导致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畸高。在住宅已经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当局为了维持局势的平稳,只能将错就错,自欺欺人,继续维持房地产泡沫。而这样的结果,将导致国家和社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可以说,由于统治集团的急功近利和无能无知,中国的经济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而中共的制度更是严重制约了中国的发展。事到如今,人口红利已经消耗殆尽,经济全球化的红利也已经消耗殆尽。未来这些年,中国经济的停滞乃至衰退已经不可避免,中国将会长期处于中等收入的陷阱之中,甚至,会陷入动荡之中。等待国人的,不仅是政治黑暗,还有经济贫困。
原图链接: https://xiaominzhixintupian.blogspot.com/2023/08/20230816-no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