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力耍了近平
尹力耍滑头 愚弄习近平 2022.11.24 No.170
打赏: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Ying6789
最近这些天,疫情在国内全面爆发,昨天的感染人数已经突破3万人。其中,广州市最为严重,感染人数接近8000人。其次,就是重庆和北京了。作为中国首都的北京市已经连续多天感染人数超过1000人。这可能是近3年来,北京市感染人数的最高记录。而且,就是在北京市最核心的地带——东城区和西城区,也都发现了相当数量的感染病例。
值得一提的是,10天前北京市委书记刚刚由尹力接任。如何应对这一波严重的疫情,对他可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1月13日,北京市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在这个会议上,蔡奇和尹力正式交接。会上,蔡奇对尹力夸赞一番。除了说尹力政治上如何如何,还特别提到,尹力担任过两个省的党政主要领导,有着丰富领导经验,视野开阔,思想解放,善于攻坚克难、处理复杂问题,等等。当然,在这次会议上,蔡奇也对他过去6年来在北京的工作作了一番总结,列举了许多成绩。然而,却完全没有谈到防疫的事情。而尹力在讲话中,除了政治表态,还特别提到,要尽快控制本轮疫情传播,筑牢首都疫情防控屏障。实际上,在尹力正式上任的这一天,北京的新增确诊病例就已经超过200人。按照北京市以往的情况看,就算是相当严重了。而此后这10天,感染人数一直在不断上升。前天,11月21日上午,尹力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动员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尹力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落实好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尽快遏制疫情快速上升势头,坚定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整体战、阻击战、歼灭战,确保首都功能核心区安全。确保首都功能核心区安全,也就是确保中南海的安全。尹力还强调,要抓紧抓实社会面防控。疫情较重的区域用好防控措施工具箱,降低人员流动性,倡议群众简单生活,努力使社会面慢下来。所谓用好防控措施工具箱,降低人员流动性,倡议群众简单生活,这其中大有深意。这实际上是在暗示,可以使用一切办法。在当天的信息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说,北京当前疫情呈现快速上升态势,面临疫情发生以来最复杂、最严峻的防控形势,处于最关键最吃紧的时刻。要进一步强化疫情严重区域属地责任,降低社会流动。应该说,形势确实十分严重了,存在着失控的危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个星期五,北京日报表示,北京正在经历又一场新的大考,是一场新的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的大考。就在这一天,北京下属的朝阳区、东城区、西城区、昌平区等多个区分别发布了致居民的一封信。其中,中南海所在的西城区,在信中特别提到,我们正面临两年多来最为严峻复杂的局面。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北京市没有发出这样的信,而是以区为单位分别发布。这里边肯定有点名堂。果然,两天后,北京市政府发言人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特别提到,面对首都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要加大全市统筹,实行区自为战,相互协作、形成合力,以最短时间遏制疫情快速上升势头,集中力量打好攻坚战、歼灭战、阻击战。看来,以区为单位对外发布消息,是有特殊用意的。这是在告诉外界,目前,北京防疫的主体是各个区委,而不是北京市委。如果有什么问题,自然是区委来承担责任了。
这一波疫情就范围来讲,显然已经超过2020年武汉爆发的那一波,而对经济的冲击更是大大超过武汉那一波。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当局推出了优化防疫二十条,试图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清零。不久前,石家庄市曾经率先按照优化防疫二十条采取行动,不仅宣布取消大范围封控和全员核酸检测,还要求当地单位及时复工、学生返校等,结果,仅仅维持了7天便失败了,只得黯然回到老路上。就像《环球时报》所提到的,正确实施二十条措施的同时还能控制新冠流行是地方政府面临的一大课题。毕竟,优化防疫二十条客观上对地方当局的防疫手段作了某些限制,防控措施工具箱里的工具有些不能轻易使用了。从目前北京市的情况看,各个行政区域都在采取各种防控措施,多数学校改为上网课,许多公共场所已经不再正常营业,甚至有医院门诊及急诊暂停接诊,优化防疫二十条已经用到了极限,整个城市已经接近静默,但是,感染人数依然还在上升。这说明,北京目前采取的这些措施还不足以彻底遏制疫情的蔓延,更不可能实现清零。
可以想象,尹力一定是备受煎熬,度日如年。尹力不会不清楚,习近平让他担任北京市委书记的用心。那就是为了确保北京的疫情得到控制,确保北京能够实现清零,确保中南海的安全。尹力出任北京市委书记,给各地的官员树立了一个标杆,这个标杆最重要的指标就是防疫的成功。从另一方面来看,尹力实际上承担着比北京市更大的责任。虽然,尹力只是北京市委书记,但是,他是政治局委员,是政治局当中唯一一个有医学专家背景的委员,在全国的防疫工作中负有特殊的责任。不难想象,一定有很多地方的官员都在观望北京的做法。
事实上,尹力目前在北京采取的措施,并不能够控制住疫情蔓延,充其量只能减缓疫情蔓延的速度。他应该清楚,北京市已经错过了控制疫情的最佳时机了。当然,这个责任并不在他的身上。在他正式上任的那一天,北京的疫情就已经蔓延开了,北京已经失去了先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实现清零目标,只有大规模封控,大规模进行核酸检测。只是,优化防疫二十条刚刚出台,贸然采取封城和全员核酸检测明显不合时宜,缺乏政治正确性。更严重的是,在首都北京市采取这样的大动作,肯定会严重影响国际观瞻,会给中共的形象、给习近平的形象带来严重冲击。可以想象,不到万不得已,尹力不会在北京实行统一的封城。甚至都不在北京市采取统一的防控措施,而是分区行动,分散行动。尹力应该清楚,维护清零,就是维护习近平。既要清零,还不能代价太大,代价太大等于败坏清零,等于败坏习近平。对于各地的官员来说,这无疑是防疫行动中最大的难点。尹力明显在努力降低防疫措施的冲击效应,降低自己的政治风险。近来,广州、重庆、石家庄这几个城市的疫情也都非常严重,尹力目前应该是在观望,看这些地方采取什么措施,治理效果如何,各界的反应如何。特别是广州市,已经接近上海市封城前的状态,如果局势继续恶化,即便是广州市、广东省不敢做出决定,习近平恐怕也会直接做出决定。如果真是这样,尹力便可以避免自己决策,也就不必承担责任了。也就是说,其他地方官员在观望尹力,而尹力也在暗中观望其他地方官员,暗中观望习近平。
毫无疑问,新一波疫情的出现,已经对经济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只是,各个地方似乎都拿不出有效的措施,迅速遏制疫情的蔓延。值得注意的是,从11月12日起,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了10篇署名仲音的评论文章,督促各地采取更为坚决果断措施攻坚、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而这个仲音可能就是中央的声音。显然,国内正在加剧的疫情给中央产生了不小的压力,只好让《人民日报》出面督战。在“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这篇评论中,特别提到动态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准,必须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要以快制快,避免战线扩大、时间延长。要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采取更为坚决、果断措施攻坚,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决不能等待观望、各行其是。此后,新华社也发表新华时评:一封了之、一放了之都要不得,宣称,保持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要在落实各项防疫举措的同时加强分析研判,既持续整治“层层加码”“一刀切”等做法,防止“一封了之”,又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这篇时评还说到,要集中力量打好重点地区疫情歼灭战,采取更为坚决、果断措施攻坚,尽快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决不能等待观望、各行其是。人民日报、新华社都讲到这些话,等于告诉外界,各个地方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可能都在等待观望。毕竟,防疫行动的力度确实很难拿捏,防疫行动的风险也确实很大。当然,等待观望的同时,并不妨碍他们高唱正气歌,他们会继续高调表示坚定不移贯彻“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打赢这场疫情歼灭战。
最近,非同寻常的是,当局连续公布了几起疫情感染死亡病例,都是80岁以上患有基础病的老人。这明显是在告诉人们,病毒不是像外界想象的那样轻微,那样可以忽视,疫情泛滥是会死人的,特别是老人可能会大量死亡,这或许是为清零总方针提供正当性。可以肯定的是,习近平当局绝对不会放弃清零政策和病毒共存。推出优化防疫二十条,不过是幻想用比较小的代价实现清零。问题是,面对最新的毒株,清零根本就做不到。最新的病毒变种感染力、传播速度都大大超过以往的情况,局部地区大规模扩散,乃至失控的可能性难以排除。只要最高当局还继续坚持清零总方针,那地方当局就只能采取最简单、最严格、也是最粗暴的措施,去控制疫情。除了全域封禁和全员核酸,无法想象当局还会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只是,这样作,不仅将给经济造成严重的冲击,更会给各界的信心造成致命的打击,后果会难以想象。
原图链接: https://xiaominzhixintupian.blogspot.com/2022/11/20221124-no17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