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大公主惹祸
宗庆后为党守秘密 长公主一怒惹大祸 2025.08.07 No.424
赞助: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Ying6789
8月1日,香港法院就宗氏“百亿”财纠纷案做出初步裁决,只是,关键性的诉讼和判决并不在香港法院,而将取决于杭州法院。但是,香港法院的裁决,等于确认了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宗庆后的这三个非婚生子女的存在。尽管,他们的身份还需要DNA正式确定。至于这场诉讼案,宗馥莉和宗继昌三兄妹最终谁输谁赢,短期内还无法确定。可以确定的是,宗庆后彻底输了。比“百亿”财产分配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个事情暴露出的宗庆后的秘密。而比这个秘密本身更令人警醒的,是它的存在方式:被党国刻意隐瞒、被默许被容忍、被伪装神圣,这个事件本身实际上反映了富豪和党国的关系。
宗庆后的晚年,如何分配他留下的巨额财富,如何平衡女儿宗馥莉和三个非婚生子女——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的利益,如何保住他的秘密,他一定费尽了心机。毕竟,这几个孩子都是他的骨肉,他当然会希望他们都能够生活富足,无忧无虑。对此,他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以便同时照顾好两边的利益。对于宗馥莉,让她公开继承主要财富,将娃哈哈这个庞大的商业帝国交给了她,让她拥有名誉和地位;对于宗继昌三兄妹,则暗中安排了一笔财富,交予银行信托,按约定,定期给三兄妹利息,让他们坐享其成、得到实惠。这样,即使他不在了,也可以确保他的三个非婚生子女一生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这样一来,双方的利益都有保障,家族内部的矛盾就会基本消解,最关键的是,他的秘密也就不会被外界知道。为了这点不能见人的隐秘,宗庆后也算是煞费苦心。所谓“信托”,是指财产所有者和银行签订信托契约,将财产交付银行管理并指定收益人,由银行确保受益人的利益。财产一旦“注入信托”,法律上就和设立人的个人财产彻底隔离,成为独立的信托财产。早在2003年,也就是二十多年前,宗庆后即开始通过汇丰银行账户陆续汇入资金,为设立信托做准备。在他去世的前夕,这个账号下的资金已经达到18亿美元。宗庆后的打算是宗继昌三兄妹,每人设立一个7亿美元的不可撤销的不动本信托,总共21亿美元。也就是只能动用利息,而不能动用本金,这样可以避免财富被随意挥霍一空。只是,要达到21亿美元,还需要另外筹划三亿美元,而这就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生命已经进入尾声的时候,宗庆后亲手写下一份指示,安排人前往香港,在汇丰银行办理信托手续。
为了确保这笔资金安全到位并完成信托,在最后时刻,宗庆后与宗馥莉签订了一份委托协议,宗馥莉还签署了确认信,表示可按需要完成信托设立。这样,宗庆后即使失去意识或者过世,也可以完成信托。根据协议内容,宗庆后委托宗馥莉设立三个境外信托,每人7亿美元。在信托财产完整交付之前的过渡阶段,宗馥莉担任受托人;信托财产完整交付之后,宗馥莉解除其责任,不再参与信托的任何管理。
这份协议,也可以看作是宗庆后遗嘱的一部分。可以说,宗庆后生前为了保障那几个儿女的利益做了周密的计划。当然,他不想让外界知道他的这个计划。针对三个非婚生子女的资金安排,必须极端保密。现代社会毕竟是现代社会,富豪拥有外室和非婚生子女,在道德上,根本不为公众所接受。尤其是,宗庆后一直对外标榜忠于国家、忠于家庭,一旦他的非婚生子女和海外巨额财富公之于众,就不仅仅是家丑,而是对他个人形象的彻底颠覆,他将坠入无底深渊。对他来说,简直是无法承受之重。也正因为如此,宗庆后直到生命即将结束,才正式启动了信托账户的设立。显然,晚了一点。如果,宗庆后多活几个月,或许就没有问题了。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2月25日,宗庆后去世。3月14日,宗馥莉与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签署了一份协议。宗馥莉同意以香港汇丰银行的账户资产设立离岸信托;作为对等交换,非婚生的三兄妹同意宗馥莉继承娃哈哈股权等宗庆后的内地财产。这个协议很有可能是宗庆后生前拟好的,而且,应该已经对宗馥莉和宗继昌三兄妹做了交代。否则,不大可能,他们这么快就达成协议。这个协议,也可以看作是宗庆后遗嘱的一部分。显然,如果按照这个安排顺利走下去,宗家的秘密外界恐怕难以知晓,这当然是宗庆后所期待的结果。只是,情况最终却走向了宗庆后所期待的反面,双方对簿公堂。一旦走上诉讼战场,就不再有任何“私密”可言了。
事实上,宗馥莉和三个非婚生子女之间原本就缺乏信任,甚至存在相当的敌意。这一点,宗馥莉并不掩饰。执掌娃哈哈企业的大权后,宗馥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经济上打击那三兄妹的母亲杜建英。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宗庆后和杜建英之子向香港法院提交了一份宣誓书。上面提到:“宗馥莉对原告一方家庭怀有严重敌意,并一直在与原告一方家庭进行系统性的家族资产控制权争夺”。
而宗馥莉在设立信托的事情上,不仅毫无进展,而且,还从汇丰银行的账号中取走了一百多万美元。让那三兄妹认定,宗馥莉根本就不想为他们设立信托。宗馥莉后来也明确表示,向三个离岸信托注入7亿美元的主张不现实、也不可行,而且,她不认可宗庆后手写指示的有效性。这基本上等于推翻了宗庆后的安排,也违背了宗馥莉和他们达成的协议,他们当然不能接受,只得诉诸法律。结果,宗庆后那些秘密指示和资金安排,以及他们是宗庆后子女的身份证明,都当作证据提交给香港法院。香港的法院基本上同意了原告三兄妹的主张,认定汇丰银行的18亿美元属于信托资金,宗馥莉不得挪用。
三个非婚生子女起诉宗馥莉,让家族不可见人的隐私彻底曝光,此事最大的“失败者”无疑是宗庆后,让他几十年处心积虑维护的个人形象彻底坍塌。宗庆后地下有知,他一定会后悔,没有提前设立好信托。毫无疑问,宗庆后的安排可能存在一些程序上的问题,导致信托的设立没有顺利实现,但是,最关键的问题是,他误判了宗馥莉。他恐怕没有想到,宗馥莉会这么干、敢这么干。
拥有情妇,拥有非婚生子女,在江浙一带的富豪当中,这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宗庆后可能还有中国传统社会的旧观念,希望有儿子传宗接代。但是,宗馥莉不能接受这种观念,尤其是,以宗馥莉所处的位置,不能接受宗庆后有外室和其他子女这种实事。只是,在她的父亲生前,宗馥莉没有完全表露出来。
宗庆后只有将两家完全隔绝,不打任何交道,互不相扰,才能平安无事。可是,设立信托的事情,宗庆后自己的病体已经无法支撑,涉及到21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他又不敢假手他人,关键的是,他不想让外人知道消息,只好委托宗馥莉经办。这让两家在利益上存在了交合,为后来的纠纷埋下了伏笔。宗庆后不会不知道,宗馥莉对杜建英充满敌意,恨屋及乌,对他和杜建英所生的三个子女也充满敌意。在这个问题上,宗庆后一定给宗馥莉说清了这其中的利害关系,宗馥莉大概也一定说了让父亲放心的话。宗庆后想必认定,宗馥莉知晓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至于完全不管不顾,任性妄为。更何况,他已经把最重要的资产留给了宗馥莉,在利益上已经向她倾斜,她应该不会再反对给其他子女的利益安排。每个非婚生子女7亿美元,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单单利息,有人算了一下,一年就2.5亿人民币,每个月合两千多万。但是,相比于宗馥莉得到的那些遗产,这并不算多。
宗庆后当然想把这两方的利益都照顾到,以为这样就可以避免双方的争执和纠纷。但问题就在于,宗馥莉母女的尊严遭到践踏,这是根本无法用利益摆平的。他给宗馥莉多少钱,也无法弥补宗馥莉母女受到的刺激和伤害,无法消除宗馥莉心中的怨恨。宗馥莉不想承认那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妹,事实上,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她的挑战、嘲讽和羞辱。宗庆后在世的时候,宗馥莉不得不克制自己,宗庆后过世之后,宗馥莉再也无所顾忌。显然,宗馥莉是宁可牺牲利益,也不忍受屈辱,宁可付出代价,也不能放过杜氏和她的三个子女。宗馥莉和那三兄妹签署协议,不过是想尽快继承宗庆后的事业,掌控娃哈哈。至于设立信托的事情,她恐怕从一开始就不同意。这件事情关乎的不光是二十多亿美元,更是二十多年的怨气。不是钱的事,是这口气咽不下。
宗庆后有软肋,在宗馥莉面前不得不有所让步;杜建英有软肋,在宗馥莉面前不能不让步。但是,宗庆后和杜建英那三个非婚生子女没有软肋,在宗馥莉面前不会让步。既然打官司,那就算总账了。根据法律,非婚生子女及婚生子女享有平等继承权,因此除了上述信托之外,那三兄妹还主张要求分割原来宗庆后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4%的股权,这些股权已经被宗馥莉继承,市值大约合两百亿人民币。如果法院同意那三兄妹分享宗庆后的股份,宗馥莉将失去娃哈哈的主导权。
需要指出的是,宗庆后拥有情妇和私生子女的事情,在娃哈哈内部,在家族内部都不是秘密,当然,对于党国更不是秘密。在一个高度集权、信息掌控高度垄断的国家,这样的秘密不可能逃脱统治集团的耳目。
89年北京大屠杀以后,中共彻底撕下了理想主义伪装,当局只得全力发展经济,以挽救他们的统治。企业家不仅是经济行为的主体,更被赋予了政治和道德的象征意义,他们的成功被用以证明党国选择道路的正确。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宗庆后被塑造成了红色民营企业家的完美代表。顺便说一下,宗庆后是中共党员,杜建英也是中共党员,而且,还曾经是娃哈哈集团的党委书记。无所不知的党,显然帮助宗庆后和杜建英隐瞒了这个秘密。反过来说,党一旦掌握了宗庆后的秘密,也可以确保宗庆后对党更加忠诚。宗庆后不仅是党国系统庇护下的受益者,还是一个利用体制、顺势而为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而他的庸俗本质恰恰映射了中国当代发展模式的精神内核。
类似宗庆后的情况,在那些富豪当中应该普遍存在。他们伤害家庭,污染社会,后果极为严重,影响极为恶劣。但是,从根本上看,党对这些事情并不在意。如果能以此换来富豪们对党的忠诚,党又有什么必要去阻止他们呢。党国为了其自身利益,包容这些丑恶现象,不想让百姓知道真实情况,免得激怒百姓。当我们看到党国对这一切的沉默与纵容,我们应当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偶然事件,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种制度性的常态。
作为一个风云人物,作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宗庆后的秘密,二十多年来,始终不为外界所知,不被新闻界揭露,除了党国的庇护,宗庆后的为人处世也有独到之处。可以猜测,宗庆后在财富分配和使用上比较注意平衡,让家族内部,让党国,让方方面面都基本满意。而宗馥莉的立足点,似乎并不在这个地方,甚至,她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些问题,根本不去考虑这些问题。平心而论,宗馥莉的所作所为,有任性、意气用事的一面,但也有率真、耿介刚正的一面,这也正是宗馥莉可贵的地方。在中共的统治下,这个社会不分是非、不辨善恶已经太久了,到了改变的时候了。娃哈哈是企业,驱动它的是经济资本;但宗庆后为自己打造的完美人设,为他赢得了丰厚的社会资本,促进他的商业帝国做强做大。特别是,在娃哈哈和商业对手的竞争时,宗庆后的社会资本更为重要。
宗庆后实际上欺骗了社会,正是宗馥莉把真实还给了社会。这场诉讼客观上让百姓对党国富豪的真实嘴脸有了了解,对党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实事上,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人的堕落,而是一整套体系的虚伪与肮脏。
在这场争夺战中,宗馥莉确实名正言顺,处于绝对优势地位。只是,她不想设立信托,这等于逼三个非婚生子女诉诸法律,对簿公堂。问题就在于,一旦走到对簿公堂这一步,主动权就不在自己手中了。宗庆后保守的不仅是个人的秘密,也是党的秘密。宗馥莉背叛的不仅是乃父,也是背叛了党。宗氏家族的隐秘彻底曝光,宗馥莉大概无所畏惧;问题是,这也等于把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交到了党国的法官手里了。
宗馥莉在企业内部,她可以说了算,但是,在党国高层,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主导权一旦落在共产党的法院手里,结局难以预料,宗馥莉能否守住娃哈哈的主导权已经成为一个疑问。中共法官判案的立足点是政治,考虑的是私利,公平啊、正义啊,那都是骗人用的。关键时刻,公平、正义根本不存在。党国对娃哈哈产权的态度,对宗馥莉的态度,才是判决的关键因素。眼下,党国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早就开始公然抢劫民营企业。如果党国想完全控制娃哈哈的话,他们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图片: https://xiaominzhixintupian.blogspot.com/2025/08/20250807-no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