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情况十分奇怪!习近平说话也不灵?
2022.08.17 No.126
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的财政状况都异常的窘迫,不少地方的财政已经难以维持,其中,就包括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东南五省。今年5月,李克强曾经紧急召开了“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在这个会议上,李克强提到,已经有几个省、给国务院打报告,提出来要借钱。然而,李克强在会上表示,中央也没有钱了,各地只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困难。实际上,东南五省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4成,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8成。东南五省经济不振,中共财政当然不会太好。前些天,当局公布了上半年全国31个省市一般公共预算收支以及赤字情况。31省市地方收支净额全部都是负数,也就是出现了赤字。而且,中国最富裕的浙江、广东两省,和去年相比,财政赤字都增加了一千多亿元,上海市也首次出现了18亿元的财政赤字。也就是说,整体的财政状态都在恶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房地产业在急剧衰退。房地产大约占了GDP的四分之一,房地产市场能否尽快复苏,关系到了整个经济形势。因此,最高层非常关注房地产行业的情况,甚至将保交楼作为下半年一项重要的任务。
对于地方当局来说,尤其困难的是,由于房地产市场低迷导致卖地收入大幅下降,财政压力急剧加大。为了应对财政困难,最近一段时间,各地不断推出各种刺激措施提振楼市,比如紧邻北京的廊坊市,完全取消了各种限制措施,购房者不再受户籍、社保等限制。廊坊市的三河市、大厂县以及香河县紧邻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几十万在北京工作的外地人在这里买房。由于位置特殊,这个地方曾经成为房地产市场的热点地区,因而也成为了房地产市场采取限制措施的一个标志性地区。像廊坊这样特殊敏感的地方取消了各种限制措施,也就意味着,全国基本上都取消限制措施了。显然,各地已经感受到了巨大的财政压力,都在急切地期待着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尤其是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县市,更是在想方设法刺激当地的房地产市场,通过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乃至现金补贴,引诱农民到县城买房。可以说,地方当局为了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已经是不择手段。
只是,房地产业已经陷入恶性循环。由于住宅销售困难,很多房地产企业的资金严重短缺,结果,导致在建项目停工、甚至烂尾。反过来,项目停工、甚至烂尾的情况又让百姓更加不敢买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在7月末召开会议,首次提到“保交楼”,并将“压实地方政府责任、保交楼、稳民生”的重要性提高到国家政治高度。政治局会议之后,各个地方先后采取了一些措施,似乎取得了进展。只是,大部分的措施都是加强预售资金监管、现房销售等等,而关于那些停工、甚至烂尾的项目,如何解决,却涉及得不多,而这恰恰是问题所在。解决停工、烂尾的项目,往往需要投入相当规模的资金。显然,单单靠压实地方政府责任,并不能够确保问题的解决。关键是,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从何而来?
前些天,一则“我家住在烂尾楼”的纪实视频,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是一个西安的业主,他在2014年举全家之力买下一套住宅,准备次年拿到新房后结婚成家。但谁曾想,几个月后,项目烂尾。此后,业主就走上了漫漫维权路,用了8年的时间都没有解决。今年3月,他和其他300名业主搬进烂尾楼,生活在无水无电的毛坯房。直到今年6月,终于在各方面的压力下,有关当局开始推动项目复工。然而,当局却提出要每户业主平均交纳20万元续建费。消息传出后,迅速引起了轰动。业主表示,房子烂尾8年,业主在外租房,一年2万块,8年也得16万元,现在业主没得到一分赔偿,竟然还得补交将近20万元,换谁都难以接受。为什么当初依法依规买的房,现在还要再缴20万元续建费?这其中的不公平是显而易见的。而且,这个项目已经基本完工了,只差一些水电配套工程,并不需要这么多钱,地方当局明显别有企图。但是,当地的有关部门似乎就准备这样来解决烂尾楼问题。也就是,由业主自己额外出钱,承担所有损失,完成烂尾项目。难道就是这样压实地方政府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最初发表相关报道的网站,已经找不到这篇报道了。
另外,还有一则和房地产相关的报道近日也消失了,那就是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主要城市住房空置率调查报告》,这份报告首次盘点了主要城市住房空置率水平。他们调研的结果显示,28个大中城市平均住房空置率为12%,相对处于较高区间。实际上,这个数字可能还过于保守了,真实情况可能要严重得多,中国的住房多年前就已经严重过剩了。就是这样一个很保守的调查报告,还被迫删除了,并且,还公开做出了检查,承认错误。这足以显示,中共当局对于涉及房地产的负面信息,控制得非常严厉,唯恐百姓知道了房地产市场的真实情况。
在烂尾楼的问题上,业主是最无辜的,也是最弱势的,而负有责任的银行、监管部门以及开发商都逃脱了责任。让烂尾楼的业主补交续建费,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令人意外。虽然,地方当局不仅获得了卖出土地的收入,还征收了在建房子的各种税费。但是,他们并不想承担任何责任。尤其是,他们不会拿出钱来完成烂尾项目。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想解决问题,反而是在借机敛财。在很多情况下,他们会把所有的责任都转变成发财的机会。可以说,这个烂尾八年的项目涉及到的有关当局,有很大的代表性。
政治运动打击政敌有效,但是,解决经济问题则无效。保交楼是一个经济问题,不能用政治运动的方式解决,习近平用政治运动的方式解决经济问题,必然会失败。不难想见,如果中央不能够提供资金,让各个省市乃至各个市县自己解决停工和烂尾项目,注定会遭到地方当局的消极应付。事实上,近两年来,整体的经济局势很是不好,地方当局越来越依赖中央的转移支付。问题就在于,地方当局的事情会越来越多,财政收入却越来越少,而中央能够给予的转移支付,却难以增加,甚至可能会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地方对中央的服从,地方官员对习近平的服从,自然就会打折扣,甚至会软性抵抗。
在事务层面,地方当局,特别是市县当局完全会按照自己的需要进行处置,并不会真正在意中央的要求,在意习近平的要求。特别是,对光给政策,不给资金,中央请客、地方买单这类事情,地方当局尤为不满。一方面,地方财政确实十分困难,很多地方已经是捉襟见肘,甚至是寅吃卯粮,债台高筑,根本没有资金来解决停工、烂尾项目。另一方面,地方官员,他们没有中国梦,他们不考虑后果,不考虑未来。他们只看重眼前的实际,没有好处是不会做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中央的指示他们会选择性地执行,甚至会讨价还价。习近平统治中国,不能不依靠他们。但是,他们并不会对习近平忠心。如果,习近平不能拿出足够的钱,他的统治会面临很大的问题,这些基层官员将会成为习近平统治的最大的敌人。
而且,地方政府的问题还不仅仅是收入锐减的问题,还有一个更大问题,便是他们欠下的巨额债务,特别是地方当局的隐性债务。债务的具体数字有多个,最少也是几十万亿,每年的利息就高达数万亿。当经济上行的时候,债务问题不会很突出,但是,在经济陷入停滞的情况下,债务问题会变得非常严重。就像做生意一样,如果一直赚钱,那么,你就有钱还旧账。这个时候,债务就不是大问题。但是,如果生意不赚钱了,那就无法换旧帐。债务问题就出现了,麻烦就来了。
从7月份住宅的销售情况看,房地产衰落的大趋势已经难以逆转,到年底,局势可能会更加悲观。这也就意味着,整个经济也将陷入停滞,乃至衰退。因为,中国的房地产在GDP中的比例太高,房地产行业的衰败必将严重影响整个国民经济。这也就意味着,今年下半年各地的财政状况势必会更加艰难。尤其是,中小城市的财政状况会格外严重,很快都会面临债务危机,地方政府根本没有钱还债,甚至,连利息都还不起。
早在2019年初,习近平就提出要严防死守“灰犀牛”和“黑天鹅”。然而,习近平的所做所为,却导致中国的经济急剧衰退,整体形势变得异常严峻。事到如今,习近平似乎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应对已经到来的财政危机。如果照目前的趋势,中央和地方的财政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灰犀牛”可能会不期而至。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权的运作,就完全依赖中央的财政资助。问题就在于,如果,东南五省的经济也陷入停滞,中央的财政状况也必然面临严重的困难,根本就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支持地方。这也就意味着,地方只能自行其是,中央将失去权威,习近平的统治会陷入困境。就眼下来看,人民的力量还难以打败习近平。但是,人民币却有可能打败习近平。
https://xiaominzhixintupian.blogspot.com/2022/08/blog-pos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