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为党立新功
恒大愚弄债权人 又为党国立新功 2023.08.19 No.257
打赏: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Ying6789
最近这两天,恒大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先是有媒体报道,恒大已经在美国提出破产保护,此事在国内引起轩然大波,网上更是议论纷纷。不久,恒大发布公告宣称:“本公司目前正在正常按照计划推进境外债务重组。由于本集团的美元债券受纽约法管辖,本公司根据美国法典,向美国法院申请承认香港和英属维尔京群岛法律体系下的境外债务重组协议安排,系正常推进境外重组程序的一部分,不涉及破产申请。不管恒大这个申请的目的是什么,美国法院如果同意了这项申请,恒大在美国的财产将会受到保护。
自从2021年8月暴雷,恒大处于不死不活的状态已经两年了。尤其是,恒大的全部债务究竟有多少,似乎一直都是一个迷。恒大的债务,既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相对而言,国外的债务数额比较小,大约是200多亿美元,合人民币大约1400亿上下,而恒大的全部债务早已超过两万亿。如何偿还债务,无疑是各界极为关注的问题。2022年一月下旬恒大曾经表示,争取在未来六个月内提出初步债务重组方案。此后,恒大多次表示,将于22年7月底前公布初步重组方案。然而,在7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恒大也没有拿出初步重组方案,而是承诺——在2022年内公布初步重组方案,也就是推迟了半年。结果,到了2022年的最后一天,恒大还是没有拿出初步重组方案。直到今年3月下旬,恒大发布通告称,已与相关债权人就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达成了具有约束力的协议,将发行新的债券对原债券进行置换,债务期限最长12年。这个协议生效日预计为今年10月1日,最后期限日为今年12月15日。目前,并不是所有的债权人都接受了这个协议。也就是说,这个协议能否生效还存在疑问。即使这个协议到期能够生效,也已经拖延了两年时间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债务违约以来,恒大推进的整体债务重组一直都只是针对境外债务。去年一月,恒大曾经就境外债务问题发表声明,在声明的最后特别提到,集团期待与各境外债权人的进一步对话与沟通,呼吁各境外债权人共同确保各利益相关方权利不受到极大损害,不采取任何激进的法律行动,对当前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形成冲击。可以看出,恒大非常担心,境外债务的债权人可能在香港或者在美国采取激进的法律行动。比如,向法院提出对恒大进行破产清算。一旦法院同意破产清算,那恒大的全部业务必须立即完全停止。也就是说,恒大等于彻底倒闭了。
根据有关报道,恒大和部分境外债务债权人达成的协议,实际上只是将债务展期,而且,前三年不付息,第四年初开始付利息、付本金。这个协议对于债权人来说,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很是不利。三年之后,恒大是否还存在,本身就是个问题。只是,如果立刻让恒大破产清算,据说,债主们能拿回的钱,可能连本金的十分之一都无法保证,最低可能只有2%。一些债权人完全是迫不得已,才接受了这个协议。恒大显然担心,一些不接受协议的债权人,可能会在美国法院提起诉讼,冻结查封恒大在美国的财产,用于偿还债务。因而,向美国法院提出申请,确保恒大在美国的财产不受影响。此前,已经有债权人在香港法院提出,对恒大破产清算,然而,恒大表示反对,并且,连续5次推迟清盘呈请聆讯。
不难看出,恒大并不担心,国内的债权人向法院申请恒大破产清算。因为,国内的法院完全听命于中共当局,而中共当局并不想对恒大破产清算。国内的债权人根本无法左右恒大的选择,只能被动地接受恒大的决定。而国外的债权人,特别是美国的债权人,却有可能对恒大是否被破产清算产生影响。这或许是恒大首先考虑境外债务的原因。至于,恒大是否有能力偿还债务,是否真的打算偿还债务,现在看来,还很值得怀疑。
就在一个月前的7月17日,恒大连续发出三份财报,包括2021年年报、2022年半年报以及2022年年报,引发市场震动。不少人注意到了报告中的这两个重要数据: 一个是,恒大负债超2.4万亿!另一个是过去2年净亏8000多亿!恒大已经资不抵债,而且亏空严重。在此之外,恒大还在报告中轻描淡写地提到了一个数据,由于企业自身会计处理方式变更,2021年以及之前的营业收入调减6643亿元。意思是,按照新的会计处理方式,过去那些年的营业收入将减少6643亿元。说白了,过去会计多算了6643亿的收入,这些收入实际上并不存在。恒大2018年到2020年累计收入约为1.45万亿元,此次的金额调减居然占到了三年累计收入的45%之多。一些专业人士认为,如此巨额的调整,在专业领域前所未见,恒大可能存在着系统性造假舞弊,也就是伪造了6600多亿的业绩。在这6600多亿的调减之前,与恒大有经济和债务关系的债权人,供应商、欠薪员工、以及烂尾楼买房客,或许还抱有最后的一点希望;而在此之后,他们最后的希望也被彻底粉碎了。次日,新华网转载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恒大业绩公告深度解读,消失的6643亿?这才是重点!”文章说,中国恒大发布业绩公告,并在其中列明了因其自身“会计处理变更”导致以前年度收入调减高达6643亿元,金额之大震惊境内外市场。文章说,对恒大集团、其体系内上市公司及高管群体的强烈质疑,质疑其是否存在诚信丧失、管理混乱、风控失能、财务造假等问题而引发这前所未有的“会计处理变更”,并很可能触发监管部门对其是否涉嫌违法违规的问询和调查。文章特别提到,香港《证券及期货条例》《刑事罪行条例》等法律相关规定,向香港证监会或香港联交所以及市场提供虚假或误导性信息,不仅将构成市场失当行为,甚至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文章还说,6600多亿元“现象级”的金额调整和恒大集团长期以来在经营、风控、管理和财务上的乱象,是否会引发监管部门调查,是否涉嫌违法犯罪尚需时间来进一步厘清和查证,这笔巨额收入调整的公之于众,也许只是恒大集团及其高管们要付出代价的开始。
可以说,6600多亿元的金额调减,无疑是恒大最大的秘密,对外公开这个机密,想必是已经到了无法遮掩的地步了。因为,作为上市公司,在签署重大协议之前,恒大需要受到独立审计公司的审计,并向外界公开他的财务状况。6600多亿元的金额调减,意味着恒大债务重组的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很有可能会让境外债权人质疑前期的重组协议的有效性、质疑恒大管理层的诚信,进而采取让恒大最为担心的激进措施。这可能是恒大急忙向美国法院提出申请的原因。恒大幻想着靠着粉饰经营情况,来达成境外债务重组,只是,伪造6600亿的巨额营业收入,这个情况恐怕要让恒大的幻想彻底破灭了。可以说,恒大继续苟延残喘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自从暴雷之后,恒大一直表示,希望可以通过完成境外债务重组来为恢复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带动境内债权人与其达成和解,进而恢复有序运营,并逐步产生偿债现金流。恒大还曾经给外界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未来三年,公司的核心任务是保交楼,从第4年开始,假设公司能基本恢复正常经营,公司的现金流将逐步增加。预计2026年至2036年年均可实现无杠杆自由现金流约1100亿元至1500亿元。恒大在用一个美好而虚幻的未来,来应付今天的债务。其实,就是给债权人画饼充饥。
实际上,去年一年,恒大实现合约销售只有大约300多亿元。今年前5个月,恒大的合约销售仅有330多亿元,虽然超过了去年整年,但是,和恒大的巨额债务相比,依然是杯水车薪。可以说,恒大继续存在并且偿还债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恒大想死,它自己可以决定;恒大想活,则由市场来决定。眼前的问题是,房地产的形势正在急剧恶化,甚至可能彻底崩盘,今后这几年,绝大多数的房地产企业、包括一些目前还经营良好的企业都会破产倒闭,已经严重资不抵债的恒大就更没有希望了。境内的债务恒大不想还,境外的债务恒大其实也不想还。很明显,恒大所做的一切只是在拖延时间。
其实,恒大的破产清算早就不可避免,只是,恒大自己不愿意,中共当局更是不愿意。恒大迅速倒闭,对当局的形象会造成剧烈的冲击。另外,恒大一旦破产,那么,所有遗留的事情都需要当局来负责,尤其是大量的烂尾楼需要当局来处置。与其如此,不如让恒大自己慢慢应付债务,应付一切麻烦。只要能拖下去,能拖多久算多久。拖下去,对当局明显有利。重要的是,这不是恒大的问题,而是,整个房地产业的问题。拖下去,不是为了延迟恒大的性命,而是为了延迟整个房地产业的性命。让外界幻想,恒大还有救,房地产业还有希望。其实,恒大自己未必不清楚,它只是在配合当局演戏。至于代价有多大,已经没有必要再考虑了,反正它已经是严重资不抵债了,在商业价值上恒大早就不存在了。
恒大彻底破产,真正的受害者是国内的那些相关企业,恒大的供应商,替恒大施工的建筑企业以及买了恒大烂尾楼的百姓。毕竟,恒大的绝大部分债务都在国内。目前,就算恒大把全部的资产都偿还了债务,还有几千亿的亏空。这就意味着,很多和恒大有关的企业几乎什么也不会得到,只能自己承担一切损失,等于替恒大殉葬了。而且,在恒大已经无法盈利的情况下,拖延的时间越久,恒大的亏空就会越大,剩下的资产就会越少,百姓的损失就越大。这一切,最高当局不可能不知道,显然,境内的债权人、特别是普遍百姓可能遭受的损失,根本就不在当局的考虑之列。当局考虑的只是所谓大局的稳定,政权的稳定。负可敌国的恒大,只不过是它手里的一个木偶。
原图链接: https://xiaominzhixintupian.blogspot.com/2023/08/20230819-no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