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被蒙蔽了吗
习近平被蒙蔽了吗 为何总做愚蠢决定 2022.11.02 No.161
打赏: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Ying6789
中共二十大结束之后,疫情又再次严重起来。最近这几天,有多个省份单日新增本土感染者超过百例,不少城市又进入封城状态。特别是近日的郑州富士康员工因为疫情而大规模逃离的事情,更是引起了整个社会普遍的关注,也让人们对当局的清零政策再次产生质疑。疫情已经持续三年了,尤其是今年以来,已经有十几个中心城市先后进入封城状态,不仅经济受到严重冲击,百姓的生活更是陷入困境。清零措施代价巨大,破产企业不计其数,餐饮、旅游、运输等行业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而且,由于支出巨大,收入减少,大多数省市的财政已经入不敷出,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了。关键的问题是,当局采取的这种严厉的防疫措施,并不能够阻止疫情的蔓延,外防防不住新型毒株的输入、内防防不住疫情反弹。这半年多,国内的疫情此起彼伏,连续不断,实际上处在局部受控,整体失控的状态,显然,当局在劳民伤财,做无用功,完全看不到一点希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控制住疫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恢复正常。反复不断的混乱和隔离已经让人们身心交瘁,怨声载道。
百姓期待着习近平当局能够调整防疫政策,饭店、旅店的经营者期待着习近平当局能够调整防疫政策,国内外都在期待着习近平当局能够调整防疫政策。然而,就在二十大上,习近平再次表示,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开展抗击疫情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等等。面对日益严重的局势,习近平似乎并不在意。难道,他不知道百姓在受苦吗,他不知道一家又一家的饭店、商店和企业在倒闭吗,他不知道许多的城市的财政已经无法维持了吗?他不知道很多地方公务员的工资都难以保证了吗?他不可能不知道。他知道的情况,肯定超过任何一个普通人。
自从三年前疫情爆发之后,应对疫情一直是习近平最敏感的一项工作。这期间,涉及疫情的重大举措,明显都是由习近平本人决定的。当年,武汉突然采取封城措施,那是习近平本人的决定;今年,上海出现疫情,地方当局一直表示不会封城,然而,却突然开始封城,这显然又是习近平本人的决定,也只有习近平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
从全国各地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只要发现疫情,地方官员都会立刻采取最极端的封城措施。他们显然知道,疫情在他们的治下失控后果会有多严重。那些地方官在意的绝对不会是百姓的死活,而是在意习近平的想法。他们如此防范疫情,当然是由于习近平对疫情的关注。习近平一旦生气,他们的乌纱帽便难以保住。
可以推断,关于国内各地疫情的基本状况,习近平一定非常清楚。就在今年上半年,习近平就召开过两次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分析疫情防控形势,研究部署疫情防控重点工作。这足以说明,习近平非常清楚局势的严重程度。否则,他绝对不会在常委会上研究这些问题。而且,疫情防控属于习近平亲自部署亲自指挥的重大事项。至于疫情对经济和民生的影响,习近平也一定会非常清楚。今年5月下旬,李克强召开十几万人参加的电视电话会议,在京的国务委员全部出席,会议的主题就是稳住经济大盘,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以及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这也就意味着,市场主体、就业和民生方面出现了严重困难。就在这次会议上,李克强明确表示,3月份尤其是4月份以来,一些经济指标明显走低,困难在某些方面和一定程度上比2020年疫情严重冲击时还大。这也就是说,今年,中国遭遇到了疫情爆发以来,最为严重的冲击。也可以说,清零政策造成了三年以来最严重的社会和经济灾难。在这次会议上,李克强谈到了很多严重的问题。无法想象,李克强知道的事情,习近平会不知道。可以肯定,习近平知道的事情,李克强有可能不知道;李克强知道的事情,习近平不可能不知道。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末的政治局会议明确表示,坚持就是胜利。会议特别提到,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要综合看、系统看、长远看,特别是要从政治上看、算政治账。这段话充分说明,习近平非常清楚清零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巨大的冲击,非常清楚经济和民生所面临的巨大的困难和问题。只是,他习近平要算政治账,而不是经济账。所谓算政治账,也从侧面说明,习近平知道清零政策对经济对民生的冲击,也清楚外界的质疑和反对。所谓坚持就是胜利,意思就是,无论局势多么严峻,无论外界多么反对,都必须要坚持下去。只是,此后几个月的总体形势并没有好转,甚至,还在恶化。但是,习近平已经在二十大上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不会改变清零政策。显然,习近平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是因为他不了解局势的严重程度,恰恰相反,正是他非常了解整体形势,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毫无疑问,随着权力的巩固,习近平会越来越独断专行。习近平身边的那些人,越来越不敢提出违逆他的建议和意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习近平不会得到全面完整的信息。习近平此人十分多疑,他并不真正相信任何人,他不可能依赖单一的信息渠道。实际上,习近平可以从多个渠道获得各种他需要的信息,特别是那些严重的负面信息。官方媒体系统、公安系统、军队系统,以及各级党委随时都会向习近平提供最新的动态。所谓极权体制,就是统治者对国家社会各个方面全方位的控制,而控制的前提就是掌握各种信息。作为独裁者,习近平确实生活在隔绝之中,但是,他的信息却不会被隔绝。外界可以看到的是,每次发生重大事故,习近平总是在第一时间做出批示,也就是说,习近平在第一时间就得到了相关讯息。很难想象,在重大事项上,有人敢于向习近平有所隐瞒。只要对中共的体制有所了解,只要对过去的历史有所了解,就应该知道,中共的领导人从来不缺少真实信息,尤其是和这次疫情相关的重大舆情。只是,他们的利益和立场决定了,他们做出的决定,往往违背天理、违背人心。认为习近平不知道真实情况,不知道民间的反应,不知道清零政策所造成的社会和经济灾难,客观上是在替习近平开脱罪责。
应该说,习近平当局已经感受到了民众对清零政策的强烈质疑和反感。最近这些天,多个地方再次出现因为疫情而封城的情况。只是,地方当局的表态却发生了某些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在发生了富士康员工逃离事件的河南省,河南省省长除了提出,要尽快扑灭当前部分区域规模性疫情,还特别强调,做到该管的坚决管住、该放的有序放开,让城市逐渐恢复活力。无独有偶,在同样发生严重疫情的内蒙自治区,当地领导也明确表示,该管的坚决管住、该放的有序放开,要让城市逐渐恢复活力。这说明,他们非常清楚很多重要的中心城市已经失去了活力;他们知道这样下去的严重后果。类似的话,习近平也说过很多次,所谓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但是,到了执行层面,各级官员首先考虑的是控制疫情,他们宁可牺牲经济、牺牲民生也要控制住疫情。中共的官员们,他们最关注的不是经济和民生,而是上级的意图。这些官员肯定比其他人更懂得习近平的真实意图,比其他人更知道习近平的心思。
长时间的封锁和隔离,已经让很多百姓的生活陷入绝境,让很多百姓的精神陷入崩溃。关键的是,事实已经证明,动态清零政策彻底失败了,继续坚持这样一个失败和错误的政策,必然会遭到越来越多的反感和痛恨,乃至天怒人怨。实际上,习近平遭到外界质疑和痛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顽固坚持清零政策,让他成为千夫所指的人民公敌。习近平为何坚持实施清零政策,外界有各种猜测。在二十大召开之前,不少人认为,那是为了确保二十大的顺利召开,因此,认为二十大结束之后,清零政策就会改变;还有人认为,习近平实施清零政策,就是为了强化对百姓的控制,为今后实施军事管制做准备,等等。这些猜测可能都过度引申了,习近平并没有这么老谋深算。当年,习近平使用残暴的封城手段,在武汉等地遏制住了疫情,这无疑成为习近平可以炫耀的成就。从这个角度说,习近平坚持清零政策有维护他个人形象的政治目的。对于各级官员来说,防疫已经成为一项政治任务,但是,如果说习近平顽固坚持清零政策都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这个说法可能没有抓住要害。因而,会对何时停止清零产生误判。
从最近这三年的情况可以看出,习近平对疫情异常的恐惧,无论国内的疫情多么严重,百姓的生活多么艰难,他也从不到疫情前线去视察,即使在武汉疫情已经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习近平也不敢亲自会见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而且,这些年,一向爱出风头的习近平几乎完全停止出访,也停止会见外宾,这在世界上都是极为罕见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习近平对疫情有特殊的、发自内心的恐惧,他显然清楚,他是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因此,他十分担心,他会遭到报应,被病毒所折磨、所吞噬。为了他一己之私,习近平不惜祸国殃民。对于坚持清零政策,他的这种心理状态,可能比任何政治因素的作用都大。显然,习近平期待着,武汉肺炎疫情能够像当年的萨斯病毒那样,逐渐自动消失。这也就意味着,虽然他知道清零政策失败了,他也不会放弃清零政策。在这种侥幸心理的作用下,他会一直坚持下去。就像一个疯狂的赌棍,不把所有的家当输光,是不会住手的。而且,习近平在时时刻刻想着毛泽东,想着毛泽东时代。虽然,严苛的清零政策已经让中共的财政陷入困境,但是,今天的中共,无论如何,也比毛泽东时期更有钱,或许,这就是习近平敢于坚持清零政策的底气。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们将会面临一个十分悲惨的未来。
请帮助转发,谢谢!
原图链接: https://xiaominzhixintupian.blogspot.com/2022/11/20221102-no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