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会议重大异常
中央会议出现重大异常 经济问题改变高层政治 2023.12.13 No.280
打赏: https://www.paypal.com/paypalme/Ying6789
昨天,新华社发表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文告,意味着,持续两天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结束。按照惯例,中共当局每年的年末都会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当年的经济工作,分析经济形势,部署来年的经济工作。面对当前极为严峻的经济形势,外界对今年的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极为关注。然而,新华社发出的正式文告显示,当局只是做了一个极为平庸无聊的政治宣示,而没有推出任何新的应对策略。奈何,今日经济形势的严重程度,已非寻常可比,幻想不做重大改革,而经济自然恢复,只能自食恶果。其实,在5天前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就已经给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了基调,也就是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也就意味着,当局会维持现有的政策框架,维持现有的经济格局,结局可想而知。
只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氛围和以往有了明显的不同,甚至,颇为沉重。值得注意的是,文告在一开始罗列了中央这一年的主要工作,什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等等,却没有像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告那样,说,“成绩殊为不易,值得倍加珍惜”。显然,他们自己也知道,百姓和各界都对今年的情况非常不满,他们根本不敢这样自夸。不仅如此,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告还特别提到,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要增强忧患意识。这个“忧患意识”在以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文告中,很少看到。他们长时间以来,一直把经济增速的下降,视为新常态,并不在意。今天的情况明显不同了,估计,高层中,特别是负责经济的那些人也已经感受到了形势的严峻程度,开始担心危险的来临,担心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担心党国的统治受到冲击。
此外,在会议文告中提到,他们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也就是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等五项必须坚持,其中,就有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发展和安全要动态平衡、相得益彰。显而易见,安全始终是习近平当局关注的要点。他们所谓的安全,其实就是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控制、对任何异己力量的防范和打压,就是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的防范和打压,对互联网企业的防范和打压。实际上,他们越是强化安全,就越不安全。中国经济之所以落到今天这个地步,恰恰就是习近平当局安全压倒经济的结果。沿着这样的路径走下去,以维护政治安全为中心,中国的经济只会越来越衰败,他们也会变得更加不安全。由此也可以看出,习近平当局至今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真正所在;解决问题,就更不可能了。可以肯定的是,人们所期待的重大改革绝对不可能出现,很多问题,他们迟迟不改,根本就是不想改。因为,任何重大的改革都可能成为第一块推倒的多米诺骨牌,带来意想不到的的风险,都可能危及他们的统治,事到如今,他们只会得过且过。
尤其可笑的是,为了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当局做出三项政策部署: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在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中,特别提到,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难道,靠宣传和舆论引导,就能改善中国的经济吗?中国经济的前景如何,通过唱赞歌就变得光明了吗?他们不想通过重大的政策调整和改革应对严重的经济危机,而是幻想通过宣传,让精神变物质。真是荒唐之极,荒谬之极。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经济工作提出了九项任务,然而,只是旧调重弹,诸如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以及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等等。和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同的是,排在首位的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扩大国内需求则排在第二位。这也就意味着,当局还是要依靠投资而不是消费来拉动经济。只是,中共搞的那一套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被证明副作用极大,而效果不佳。问题还在于,各地已经债台高筑,恐怕也无法、无力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而当前形势下,外资和民间资本更不可能增加投资。只不过,当局别无选择,只能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了。因为,百姓无力消费,而当局又不愿意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减轻百姓的后顾之忧,以促进百姓的消费。可以想见,明年的经济形势不可能有真正的好转,危机只会越来越严重。
当局提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看似十分稳妥,只是,形势不会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现在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稳根本不可能。关键是,发展新动能未必能够在短期内确立起来,而房地产这个旧动能却注定会在短期内破灭,危险随时都可能降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实际上,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是相互关联的“风险三角”。只要房地产无法起死回生,那么,地方债务危机就不可能得到解决,因为,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来自房地产,失去了房地产的收入,地方政府无法应付债务,势必还要拖累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就无法避免。值得一提的是,在谈到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时候,特别提到,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显而易见,大多数的省份都已经陷入债务困境之中,只能寄希望于几个经济大省支撑局面。
会议文告最后提到,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最高当局已经黔驴技穷、束手无策,只能寄希望各个地方能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能多干就多干一些。由此我们更可以意识到当前经济形势的严重程度,今后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所谓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意味着今后随时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严重的经济危机、乃至社会危机。显然,他们也开始担心,局势可能会失控。
非同寻常的是,和去年、前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同,这次只是号召,全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开拓奋进,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等等,却没有再提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可以说,“四个意识”、“两个维护”是习近平约束各级官员的紧箍咒。过去这些年,习近平一直在强化他的权力和地位,不断威胁各级官员,要有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要坚决维护他习近平的核心地位,维护他习近平的权威。对此,可谓是悠悠万事、唯此为大。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清洗,终于定于一尊,中共二十大上习近平开启了他的第三个任期,而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的亲信全面上位,完全掌控了政治经济大权,然而,经历这些年的摧残,中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却开始急剧恶化。这次突然不再提及这个紧箍咒,足以说明,高层的政治氛围出现了微妙的改变,让习近平感到了不妙。习近平并不关心经济问题,但是,这一回经济问题关心起了习近平。低迷的经济、惨淡的前景,让习近平灰头土脸、狼狈不堪。
习近平放下“四个意识”、“两个维护”这个紧箍咒,显示出习近平对明年的经济形势缺乏信心,他明显在淡化他对经济负面影响的后果,淡化政治清洗对经济伤害的后果。这些年的事实已经反复证明,习近平根本没有治国安邦的才能。他不仅是不懂经济,而且也无心于经济,他在意的只是他的权力和地位。习近平倒行逆施、胡作非为的结果,便是中国的经济遭到严重摧残,房地产病入膏肓,地方债积重难返。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显而易见,中国经济这样快速下跌,特别是房地产危机急剧扩大,明显超出习近平的想象。灾难临头,习近平根本就束手无策。不得已,只能使用“孙子”兵法,暂时低调装孙子,以期逃避责任。
从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情况我们可以预料,明年的经济形势一定会继续恶化,灾难随时可能降临,希望大家早做准备。
图片: https://xiaominzhixintupian.blogspot.com/2023/12/20231213-no280.html